中醫觀點:怎麼吃才好系列3 喝薑湯,別僵化

施丞修中醫師 |2015.01.03
2022觀看次
字級
體質偏熱者想喝薑湯,就不宜用老薑煮,而是要用嫩薑。 圖/徐兆玄

文/施丞修中醫師

喝薑湯驅風寒,這個中華民族固有的保健良方,一直深植在每位華人心中,也的確在預防感冒提升免疫力上,發揮小兵立大功的功勞。但有時候也要避免墨守成規,以免讓美事變成一場惡夢。

近來一位身高一百七十公分,體重約九十公斤,三十六歲的婦女,藉由中醫調理生下一男,又持續調理身上其他小毛病一段時間後停藥。按理說,已具備所謂的中醫體質,在遭遇感冒大流行時,應能安然無恙,即使難以躲避,中藥湯三或五天也能全身而退。或許是病毒的進步速度太快,或是近日照顧幼兒太過勞累,她最近的感冒超過了一周,本該回診再診斷用方,結果她以為只剩小毛病,喝喝薑湯,驅驅風寒便可。沒想到,一天一大碗的喝了一周後急忙回診,直說頭脹到快爆炸,非常疲憊,連說話都氣弱游絲,而且整個臉紅通通,口乾舌燥十分嚴重,喝水都止不了渴。

薑是食物中具有療效的好食材,屬性溫躁而熱。蔬菜水果大多數偏寒性,煮菜時加些許薑絲,增加風味外,可以平衡寒性,溫暖腸胃。像是,冬瓜屬寒,加薑絲後就可避免寒氣傷胃。而體瘦、體力不濟、說話聲細(無氣力)、面色淡白(沒血色)等氣血兩虛又全身怕冷(非手足冰冷)者,可餐餐配薑。當然,出門在外寒風吹拂或風雨淋漓後,預防感冒或當下鼻涕如水而下,抑或全身顫抖,喝碗薑湯外驅風寒,絕對能發揮小兵立大功的功效。

但這位媽媽既不瘦,高又壯;臉也不白,紅又脹;唇乾燥,舌亦紅;雖手腳易冰冷,但又經常怕熱非吹冷氣與吃冰喝涼解熱不可,在體質判定上屬熱不屬寒,或可說是熱多寒少,絕對非純寒。她雖咳嗽、痰少但黏稠,有流鼻水可是鼻水化熱變黃變黏稠,這是熱證而非寒證,熱證吃熱藥,再再顯示「小兵」用錯時機與方式了。

薑吃了會升高體溫與驅散風寒,體質偏熱的固然不適宜,但臨時的吹風淋雨或氣溫下降太快,還是可以喝薑湯。不過,必須使用嫩薑而非老薑,一碗薑湯可分次喝,先試試會不會口乾舌燥,飲用後發現咽緊微痛,就不要再喝。記住這些細節,就能安心的預防感冒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