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星雲

文/人間社記者陳德啟 |2014.11.23
1910觀看次
字級
依來法師 圖/人間社提供
劉招明居士 圖/人間社提供
陳秋琴居士 圖/人間社提供
劉學慧居士 圖/人間社提供
劉宗澧居士 圖/人間社提供
屈穎居士 圖/人間社提供

文/人間社記者陳德啟

福慧家園上周共修主題「浩瀚星雲」,主持人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邀請數個佛化家庭,分享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如何影響他們行佛的道路。

慈悲喜捨 企業佛法化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劉招明說,受到大師恢宏胸襟與有情有義的影響,讓他的家庭經營和事業管理相得益彰。將「三分師徒,七分道友」法語,轉化為「三分父子,七分朋友」經營親子關係;大師「法水長流五大洲」的宏願,讓他明白企業需要走出去,公司才有前途,透過國際多元化經營,以降低風險,也證明了「一個人心量有多大,就能成就多大的事業」。

劉招明珍藏大師送他的〈慈悲喜捨〉一筆字,作為人生座右銘,並自我勉勵護持佛教,發揚人間佛教。他讚嘆大師為了弘法利生,不斷開創好因緣;也受到大師感召,推動「百萬心經入法身」抄經活動,還參加「佛祖巡境.全民平安」托鉢行列,與民眾廣結善緣。

自利利他 當不退轉菩薩

陳秋琴憶及,二十五年前帶著兒女移民澳洲時,親近中天精舍,讓她在陌生國度找到法身慧命。她覺得大師就像家中長輩,總是令人歡喜,尤其大師以身作則,為度眾成立佛光會,舉辦各項活動,讓信徒有學習成長機會,不但弘揚佛法又自利利他。

一路走來,她從家庭主婦走進道場、佛光會,承擔各項工作,讓她在服務中找到快樂,全家獲得幸福。發願當不退轉菩薩的她,「以師志為己志」,只為報答大師的恩德。

實踐三好 體會人間佛教

從小在道場長大的劉宗澧,如今已是高俊挺拔的佛光青年團善財講師。當公司派他前往大陸時,父母深信「學佛的孩子不會變壞」,勉勵他以大師「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為榜樣,歡喜接受派任。他表示,大師相繼成立鑑真圖書館、大覺寺、揚州講壇,讓大陸同胞、台商、乃至青年有機會學習;在實踐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過程中,獲得文化與佛法的洗禮。最令他開心的是,在商場上不用再為送禮而煩惱,有大師一系列著作就是最好的禮物了,他因此體會到,人間佛教就是「佛說的、人要的、善美的、淨化的」。

永不放棄 殘缺也是美

劉學慧以《我見過一棵大樹》表示,生命中的大樹是大師和她的先生陳宏。她述說二十幾年前,依來法師在南非弘法,當時身體健朗的陳宏前往採訪;但人生無常,二○○○年,陳宏因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住院,之後的十幾年,感謝有佛光人的陪伴,尤其大師、心定和尚親自到病房關懷,這分感動讓她們全家人有支撐的力量。劉學慧擔任漸凍人協會理事長期間,帶領會員參訪佛館,讓他們相當懷念,感謝佛光山、大師領眾服務,讓漸凍人深刻體驗永不放棄的希望。

跨海來台 找到生命答案

大學念基督教學校、讀《聖經》的西安人屈穎,是劉學慧心中的寶貝媳婦。六年前為了愛跨海來台,卻也因此與佛教結緣,接受大師的度化,成為三寶弟子。在佛光山,她深受感動、感恩,因為大師創造許多機會,讓她接觸佛法,遇善知識。「愛是什麼?人的生命價值是什麼?」屈穎從人間音緣〈愛就是惜〉、〈殘缺也是一種美〉中找到答案。

依來法師期勉眾人,珍惜大師所創造的每個因緣,把握生命奉獻己力,透過三好、四給實踐五和的人間淨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