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好一個白字先生

沈淦 |2014.10.16
1550觀看次
字級

文/沈淦

某東家請客,私塾先生自然在座,東家那十二歲的兒子也坐在老師身邊。

不一會兒,廚子端上一盤茄子,那孩子問老師:「請問先生,茄字是怎麼寫的?」私塾先生一愣,一時竟回答不出。

這時,一個客人插嘴道:「不就是草字頭,下面一個加字?」

私塾先生卻誤以為是回家的「家」,總算回過神來,板著面孔教訓學生道:「你要曉得,這個『茄』字的典故出之於《易經》,其《蒙卦》上不是說:『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嗎?」

當時的讀書人誰沒讀過《易經》?《蒙卦》上的這句話大家也都知道,意思為:不是我求助於愚昧之人,而是愚昧之人有求於我。儘管嚴格說來,「蒙」字雖然是「草頭」,下面卻不是「家」。

還是有個好心的客人提醒先生道:「不是這個『家』字。」

私塾先生又以為是才子佳人的「佳」,便恍然大悟地說:「哦,對了,對了!《左傳》上不是說過:『鄭國多盜,取人於萑苻之澤』。」意思是鄭國的盜賊很多,聚集在萑苻澤一帶劫掠人們的財物。

眾人知道他又把「萑」當成「茄」了,另一個客人就對他說:「也不是這個『佳』,而是『草字頭』,下面『一勾一撇』,再加個『口』字。」

私塾先生拍拍腦門,又用手指頭這麼比畫著:先一個草字頭,再一撇一勾加個口,寫成一個「苟」字,然後長歎一聲道:「咳,一點不錯,《禮記》在開篇第一卷《曲禮》中不就說『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嗎?我怎麼連這也忘了呢!」

然後又對學生說:「這兩句的意思是:『面對錢財,不要隨便求取;面臨危難,不應苟且偷生。』你可要千萬牢記啊!」

說一勾加一撇的客人搖搖頭,說:「先生哪!草頭下面那一勾一撇,不是這樣寫的呀!」

私塾先生凝神細思:草頭下面一勾一撇是個「刀」字,再加一個「口」,寫成一個「苕」字,便厲聲訓斥學生道:「你讀過《詩經》,怎麼不曉得《小雅》中有一篇,題目就叫《苕之華》呢!」

第三個客人再提醒他道:「先生又弄錯了,這茄字,只是草頭下面一個『力』字、一個『口』字而已。」

私塾先生搖搖頭、瞪瞪眼,竟然把「力」字誤認作「立」,又對他的學生說:「可見為人在世,不但要熟讀儒家的四書五經,佛家的典籍也應博而通之。為師的我每天早晨都要誦讀《金剛經》,經常看到這個字,比如『佛告須菩提』、『長老須菩提』等;那篤信佛教的梁武帝蕭衍,請寶誌禪師親手所制的《梁皇懺》中,不也有『南無普供養菩薩摩訶薩』句嗎?」

這段話立即引起一陣哄堂大笑,大家都知道,他又將「菩」誤當成「茄」了。

好一個白字先生!這個故事載之於清人褚人獲的《堅瓠三集》。

那位白字先生的命運如何,作者沒有交代。估計第二天,至多捱到年底,東家就會恭恭敬敬地對他說:「先生啊,您學問高深,而小兒只是冥頑不靈的一段朽木,實在不堪雕琢;先生您請別處高就吧!」客氣卻又堅決地炒了他的魷魚。

白字先生固然有,而將一個普普通通的「茄」字一誤再誤,恐怕是文學之士誇張的藝術加工吧?

其實,這位先生倒也堪稱博學,引用了許多典故,只不知當他將「茄」字誤寫成「蒙」、「萑」、「苟」、「苕」、「菩」時,是否也讀「茄」(ㄑ一ㄝ)的字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