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秀台灣 頂笨仔社區 飛鼠樂園

朱莉雅 |2014.10.05
3102觀看次
字級
圖/林務局
圖/林務局

文/朱莉雅   圖/林務局

由紀錄片導演簡毓群在嘉義縣竹崎鄉光華村頂笨仔社區拍攝的《飛鼠樂園》紀錄片,讓習慣在夜間活動、平日難得一見的台灣特有白面鼯鼠,包括覓食、棲息、繁殖等生態之珍貴畫面,生動活潑的展現在民眾眼前。

由於生態資源相當豐富,早期頂笨仔社區所有的居民幾乎都以獵捕維生。令人驚豔的改變是,從清朝開始一家三代都是獵人的居民劉佳縣,在太太的勸說下,十年前從飛鼠殺手蛻變成飛鼠保育達人。而頂笨仔社區的飛鼠,也從過去的個位數,如今躍升超過四十隻。

在劉佳縣的努力奔走勸說之下,頂笨仔社區的獵人全數成為飛鼠的守護者,讓頂笨仔社區成為全國飛鼠密度最高的地方,也讓當地牛山的「夜貓子森林」,完整保留自清朝時期即存在當地的飛禽走獸,如今得以自在的在社區和居民共生同榮。本片也因此榮獲美國蒙大拿國際野生動物影展政府出版品類別「地方保育佳作獎」。

一般被稱為「飛鼠」的鼯鼠,台灣特有的三種亞種鼯鼠包括白面鼯鼠、大赤鼯鼠、小鼯鼠,曾經廣泛分布於台灣山林,後由於棲地破碎化,鼯鼠族群生存受到威脅,數量銳減。

其實飛鼠並非真的會「飛」,飛鼠雖然前肢與後肢和身體都有膜片相連,但正確來說,其移動方式應稱為「滑翔」,而且只能從上向下滑翔,並沒有辦法從下往上飛升。

到了夜晚,萬籟俱寂,頂笨仔的白面鼯鼠開始活動,愛乾淨的牠爬出洞口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廁所,接著採食藤蔓、嫩葉,或桑葚及山香圓果實,之後就在樹林裡爬高下低玩了起來。清晨回到樹洞後,會先把自己梳洗一番,然後才開始休息。

白面鼯鼠對於洞穴有領域性,若有別的鼯鼠入侵,就會強力捍衛自己的領洞。平日鼯鼠多單獨活動,只有在繁殖期才會成對或多隻一起活動。

這部參與二○一四年「有影秀台灣」生態電影展的紀錄片,除將飛鼠的調查報告影像化,讓民眾從影片中輕鬆學習外,同時加入人文觀點,觀察人與飛鼠間的互動,達到寓教於樂效果,也展現林務局社區林業推廣保育工作上的努力和成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