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蕭錕書畫文創 引人入勝

陳玲芳 |2014.09.13
4462觀看次
字級
李蕭錕作品中別具童心禪味的小沙彌圖案常被運用在各種文創商品上,平添商品趣味。圖╱李蕭錕提供
李蕭錕水墨畫作品(局部)圖╱李蕭錕提供
李蕭錕。圖╱記者邱麗玥

「藝術的最高境界,是宗教。」藝術家李蕭錕說,宗教讓人開悟,開悟始得智慧,智慧透徹人生。所謂文創,顧名思義是「文化加上創意」,如佛教經典是公認的世界寶藏,但再好的東西也要「與時俱進」,尤其佛教經義要深入人心,更需講求「方便善巧」,「文創,正是這扇巧門。」

今年,李蕭錕曾以一部《大悲咒》及兩部《心經》為創作題材,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展出一百九十二方印章之作,經文、圖騰巧妙搭配的篆刻作品,尤其別具童心禪味的小沙彌圖案,讓觀賞者可以更輕易掌握佛法的奧妙。

佛陀館展出李蕭錕作品包括寫生、水墨禪畫、書法、具禪意及詼諧的篆刻、美女圖、陶印等近四百件作品,其中較特別的陶印,是在陶製作品上畫畫、雕刻,創造出不同造型,堪稱李蕭錕最具「文創精神」之首選。
李蕭錕指出,「佛教文創」是當代推廣佛教文化最好的管道,以前的佛教相關文物及出版品,追求莊嚴、尊貴與精緻,因此經常顧此失彼,往往重「文化」,輕「創意」。換言之,常因過於「著相」,而顯得保守、施展不開,甚至原地踏步。
「人人可擁有,卻不用付出太多金錢。」是李蕭錕對文創商品的定義。他認為,文創除了追求「藝術」的獨特性,還要兼具「平價」的流通性。而紙本的魅力,永遠不會被數位化的雲端影像取代。因其可觸摸、不用電,既環保又有「人的溫度」,可成為人們心靈的最佳避風港。

李蕭錕強調,佛教經文要不流於「說教」,就得走「親民」路線。亦即不只出版品外觀精美討喜,在內容編排上,也應跳脫傳統佛經的版本,讓年輕讀者覺得「不像經典」,基於幾分好奇心或新鮮感,而會自然而然拿起它,且因感受到一分與眾不同的「愜意」,真心想要「擁有它」、把它帶回家。如此,擁有者隨時都可展卷閱讀,才有「開悟」的可能。

從事佛教文創的基本條件
他期待有心發展佛教文創事業的主事者,要先破除「預設的框架」,如此才能讓更多設計與行銷人才進入這個行業。不過,他也提醒,從事「佛教文創」者,也不能對佛教文化一竅不通,至少要對禪學有一定程度的興趣與理解,如果本身既是文化工作者又是佛教修行者,則其創造出的文創商品,絕對比一般流行商品更值得玩味。
曾任教於台北藝術大學、台灣藝術大學和華梵大學的李蕭錕,早在二十幾年前,「文創產業」尚未萌芽之際,即曾以「漢藝色研」設計顧問身分,為出版社開發一系列獨樹一格的筆記書,絢爛多彩卻又不失優雅,深獲作者與讀者好評。

「色彩,是大自然與人類生活共通的表情。」長期鑽研色彩學領域的李蕭錕說,禪宗有所謂「現成公案不用參」,蘇東坡面對此景,曾脫口說出:「柳綠花紅真面目。」李蕭錕說,柳和花,都毫無隱藏且恰如其分地「表露」出自己,而非「顯耀」自己。

「在課堂上,李老師像位禪師一樣點撥我們, 每一回的上課,就像一場饗宴;踏入山中,看見花開!」人和天地文創事業負責人王鴻祐,如此形容他心目中的現代水墨畫家李蕭錕。他除取得李老師部分書畫作品授權,開發文具杯盤等文創商品,也在臉書上成立「李蕭錕的粉絲們」粉絲專頁;國內外數家知名廠商,也透過此粉絲專頁平台,簽約授權李蕭錕作品。

多年來所書、所畫,均融入禪意,李蕭錕作品呈現濃厚的佛門意境。近年來,李蕭錕也為《人間福報》星雲禪話專欄,刻製禪畫的字句閒章。本著「筆墨當隨時代」的創作態度,李蕭錕創造稚真可愛的小沙彌,融入經文中,期讓佛教藝術能更生活化、年輕化,更貼近現代人。

目前,「茶餘飯後──李蕭錕柑仔店」正在三峽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展出,至九月底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