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平和系列 世界和平

 |2014.09.08
1779觀看次
字級

我們常想:「如果這個世界沒有戰爭,不就和平了嗎?」但世界很多角落卻不時發生戰爭,或小規模軍事衝突。世界和平似乎是個難以實現的期望。

以色列國會前此通過《極正統猶太教派徵兵法》,撤銷建國以來免除他們服役的措施,規定不能以宗教為由拒絕當兵。結果引起強烈反對,大規模示威。極正統派男子全心研習猶太經典,抗議者說,年輕人不知如何拿槍,不知戰爭是什麼,一生都沉浸在安寧、愛和宗教中,強制他們服兵役是極大錯誤。

以色列民眾也有類似想法,有五十個青少年曾發表給總理的公開信,表示拒絕從軍,抗議自己國家持續占領巴勒斯坦人土地,軍方侵犯巴人生活,甚至進一步強化沙文主義、軍國主義、種族主義、暴力以及不平等。

二戰後,猶太人在西方扶助下建國,與巴勒斯坦比鄰而居,卻持續擴張,侵占巴勒斯坦。拒絕從軍的青少年指出,對巴勒斯坦人進行的種種作為是侵犯人權之舉,並且構成戰爭罪。拒絕從軍是反對國家濫用國家名義所為的不義,他們不能參與執行這種行為。

美國國務卿凱瑞曾稱以色列是「種族隔離國家」。除了侵占土地,以色列復建立隔離牆,把巴勒斯坦人隔離在外,不與猶太人混居。因此凱瑞說,以色列存在二等公民。

要幸福,必須包容;多計較,就不能安樂。猶太人自古是個流浪的民族,散居在歐亞非洲各地。因為沒有自己的國家,常遭欺凌、驅逐,二次大戰時,更遭納粹德國大規模屠殺。但猶太人建國後,對待巴勒斯坦人的方式,與自身曾經過的遭遇卻無太大區別。

去年下半年,烏克蘭親歐民眾示威抗議,推翻了親俄的總統。沒料到俄羅斯藉機併吞克里米亞。烏克蘭東部居民以俄羅斯裔為主,開始出現分離主義暴動,要求公投「回歸」俄羅斯。烏克蘭派軍平亂,瀕臨內戰邊緣;而多個城市裡的親俄、親烏民眾相互攻擊,淪為暴民城市。

歐美決定對俄羅斯擴大經濟制裁,但德國意願不強。德國《時代周報》專欄作家烏瑞克指出:「戰後德國人一直承受屠殺六百萬猶太人的罪過,但戰時德國也曾殺害數百萬俄國人。我們應該為烏克蘭而跟俄國作對嗎?」

日本首相安倍在訪歐時,與德國總理梅克爾會談,稱日本不會為二戰歷史向鄰國道歉,尋求和解。他說,德國向鄰國道歉,讓歷史產生和平,但歐亞兩洲不一致,他說,日本已與鄰國達成賠償協議。德國人的確與日本人不同,德國公開對當年屠殺猶太人懺悔。勇於認錯,才能積極向前,迎向光明,不再貳過。但日本始終迴避道歉,安倍說已達成賠償協議,事實卻非如此。

以色列為何不能將心比心,檢討巴勒斯坦政策?日本為何不能像德國,對錯誤的歷史有所覺悟?俄羅斯妄圖恢復蘇聯「榮耀」,卻犧牲他國的生存與人民生命。很多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是源於歷史上遷徙、混居的結果;大家早已是鄰居,或經由通婚已是親族,早已是生命共定體,為何仍執著於我族、異族的對立,相互排斥?

拋下「我執」為內心創造和悅,相互尊重、體諒、包容,就能使社會和諧;一個社會如此,可以影響另一個社會,最終就能實現世界和平。(系列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