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顯大師佛國記 問世1600年

人間社記者觀珣綜合報導 |2014.08.12
2440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珣綜合報導】欣逢東晉高僧法顯大師著作《佛國記》(又名《歷遊天竺記》)問世一千六百周年,中國大陸甘肅省蘭州雲頂山法顯文化景區管委會、甘肅繼興文化研究會合辦首屆「法顯取經文化研討會」,日前在蘭州雲頂山法顯文化景區舉行,紀念這位偉大的佛學先驅、傑出的翻譯家和旅行家。據說,雲頂山曾是法顯大師西行印度取經途中,夏坐、修行、讀經的地方。

另外,法顯大師故里山西省臨汾「法顯紀念館」也舉辦特展,展示法顯大師紀念銅像、取經路線沙盤圖、法顯大師求法漆雕連環畫,以及國內外各個時期、各種版本的《佛國記》等。

在研討會上,陝西西安香積寺住持、西安終南山佛教協會會長本昌法師、甘南臨潭縣慈雲寺住持能廣法師,與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樊保良、甘肅省黃河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克復等學者交流發言。

據史載,法顯大師(三三四至四二○年)俗姓龔,三歲出家,二十歲受大戒。

西元三九九年,為到印度求取完備的戒律,以六十五歲高齡,從長安(今西安)出發,經陽關,涉戈壁,過河西走廊,穿越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跨帕米爾高原,先後到達巴基斯坦、阿富汗,周遊北、東、中印度和尼泊爾,參禮佛跡,尋找佛經。

後來攜帶大量佛經從印度加爾各答乘商船渡海到斯里蘭卡,又經海上漂流數月到達印尼蘇門答臘(有一說為爪哇),最終於西元四一二年,從海上漂流到青島嶗山登陸,歷經當時的三十一國,同行者十人,僅剩他一人安返中土。

法顯大師臨終前七年,譯經百萬餘言,其中,《摩訶僧詆律》(亦稱大亥律)為五大佛教戒律之一,同時,撰寫西行見聞《佛國記》,是一部傳記文學的傑作,也是重要的歷史文獻。

而《佛國記》與玄奘大師《大唐西域記》、《馬可波羅遊記》並稱世界三大遊記,不僅是傳記文學的典範,也是珍貴的歷史文獻,對研究當時西域和印度歷史、中外交通史、中國和南亞地理學史和航海史具有極高的價值。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指出:「海陸並遵,廣遊西土,留學天竺,攜經而返者,以法顯為第一人」。近代學者梁啟超說:「法顯橫雪山而入天竺,齎佛典多種以歸,喜佛國之人,我國人至印度者,此為第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