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爸談癌】 減少癌症過度診療 重要課題

曹朝榮 |2014.08.01
1443觀看次
字級

文/曹朝榮

一般談過度診斷是指癌症中一群惡化進展極為緩慢、侵襲性和轉移性極低的怠惰腫瘤。由於診斷時,不能確切辨認其無害性,仍被當成有害的腫瘤過度治療。

目前例行的癌症篩檢中,大腸直腸癌和子宮頸癌篩檢較無過度診斷、治療的顧慮。而以乳房攝影檢查篩檢乳癌,或針對菸槍族群以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篩檢肺癌,其中造成過度診斷、過度治療是近年在癌症篩檢上爭議的焦點,粗估約占篩檢診斷為癌症(包括零期癌症)的兩成。

如何降低過度診斷的比重?針對一般民眾的普遍性篩檢,修正成罹癌高風險族群的個別化篩檢,篩檢的對象也要顧及當事人的預期餘命及是否有合併其他疾病,是否適宜接受篩檢確診癌症後的進一步治療,篩檢間隔延長且篩檢異常時,某些狀況以追蹤取代即時處置,不但可減少醫療資源的花費,對削減過度診斷也有助益。

如何確知是否為過度診斷?如何定位何者惡化的進展是屬於超低風險者?及如何適當地處理這些超風險的癌症?是癌症臨床研究上極為重要的課題。

以攝護腺癌為例,過度診斷的比率可能極高,這些過度治療可能帶來性功能障礙、尿失禁等副作用。血中PSA數值及病理惡性度,或攝護腺癌症組織的基因組表現屬於低風險族群的病患,可考慮不立即積極治療,而採行「靜觀其變」或「積極密切的監測」等策略,提供極可能為過度診斷者規避過度治療的處置模式,以減輕過度治療的弊害。

如果沒有適宜的臨床試驗,標準的治療模式仍是不得不為的選擇。其目標當然是找到要命的腫瘤,尤其是不及早處置便可能危及健康和生命安危的癌症,然而過度診斷、過度治療以及偽陽性、偽陰性等都是篩檢要付出的代價,如何降低這些負面的效果,是癌症篩檢發展的方向之一,民眾也應健康、理性地認識篩檢利弊,做出合理的選擇。

(作者為柳營奇美醫院榮譽院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