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祭典 印度色彩神話

文/釋覺明(南華大學宗教所專任助理教授) |2014.06.13
3076觀看次
字級
印度種族複雜,語言、宗教多元,自己建構出一套政治、經濟、社會秩序的種姓階級制度;由於人多地大,地理、環境、氣候,也複雜多變化,形成豐富多姿的文化蘊涵。例如:印度飲食、傳統服飾、古典音樂、傳統舞蹈等,都傳達了印度人自然風情與迷人的韻味。圖/釋覺明、陳碧雲
印度種族複雜,語言、宗教多元,自己建構出一套政治、經濟、社會秩序的種姓階級制度;由於人多地大,地理、環境、氣候,也複雜多變化,形成豐富多姿的文化蘊涵。例如:印度飲食、傳統服飾、古典音樂、傳統舞蹈等,都傳達了印度人自然風情與迷人的韻味。圖/釋覺明、陳碧雲
印度種族複雜,語言、宗教多元,自己建構出一套政治、經濟、社會秩序的種姓階級制度;由於人多地大,地理、環境、氣候,也複雜多變化,形成豐富多姿的文化蘊涵。例如:印度飲食、傳統服飾、古典音樂、傳統舞蹈等,都傳達了印度人自然風情與迷人的韻味。圖/釋覺明、陳碧雲
印度種族複雜,語言、宗教多元,自己建構出一套政治、經濟、社會秩序的種姓階級制度;由於人多地大,地理、環境、氣候,也複雜多變化,形成豐富多姿的文化蘊涵。例如:印度飲食、傳統服飾、古典音樂、傳統舞蹈等,都傳達了印度人自然風情與迷人的韻味。圖/釋覺明、陳碧雲
灑紅節時,朋友、 家人甚至一群陌生人,彼此互道:「Happy Holi!」每個人全身塗滿不同顏料之色彩,彼此塗抹,或灑有顏料之水,象徵幸福如彩顏,讓吉祥之水,灌滿全身。圖/釋覺明、陳碧雲

文/釋覺明(南華大學宗教所專任助理教授)

圖/釋覺明、陳碧雲

印度種族複雜,語言、宗教多元,自己建構出一套政治、經濟、社會秩序的種姓階級制度;由於人多地大,地理、環境、氣候,也複雜多變化,形成豐富多姿的文化蘊涵。例如:印度飲食、傳統服飾、古典音樂、傳統舞蹈等,都傳達了印度人自然風情與迷人的韻味。

印度,猶如大冶洪爐,鎔鑄塑造,自成一格,實非以單純視角能窺其全貌,或以任何語言文字,可以道盡它的內涵和真相。因此,稱之為:「不可思議!印度。」

與印度宗教最相關的就是慶祝諸神的節慶,最能展現印度的信仰核心與文化的精神象徵。印度節慶,主要根據印度教神祇的生日與寺廟慶典,國家慶典、地方慶典、季節慶典及不同宗教如佛教、回教或是錫克教等,保守估計大約不下三十種節日,可以說一年到頭,在不同季節日期,依不同地方,以各自特色的儀軌和方式來慶祝。

灑紅節 降新春

印度全民歡慶的節慶之一─灑紅節 (Holi Festival or Festival of Color),這也是印度最著名的古老節日之一。灑紅節,隨著印度區域不同而有各種名稱,原本被稱為Holika,簡稱Holi。北印度稱作Dolayatra; 在果亞(Goa), Konkan, Maharashtra 等省,稱為Shimga, Holi and Hutashani mahotsav, Holikadahan (燃燒霍利卡Holika)。在南印度稱作Kamadahan (熄滅欲望)。也有叫做Vasanta-Mahotsava或是Kama-Mahotsava。

在華人世界,將這個節日,叫做灑紅節、霍利節或荷利節、侯麗節(Holi) 、歡悅節、五彩節、色彩節。

灑紅節是在每年的印度陰曆Phalguna月的月圓日,維持五日慶祝,通常約在西曆二、三月初。慶祝Holi節,象徵季節轉移,告別寒冬,迎接春天來臨。事實上,春天從第二天開始。所以,灑紅節又被稱為印度的新年。除印度慶祝灑紅節之外,尼泊爾、斯里蘭卡、蘇利南、模里西斯、斐濟、圭亞那、英國、美國等地的印度人聚居區都會慶祝這一隆重的節日。

節慶傳說與宗教意涵

起初灑紅節只是慶祝豐收和祈求豐沃土壤的節日,後來卻蘊藏著豐富的神話故事,成為印度教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節日。最權威的說法是,灑紅節源於印度的著名史詩《摩訶婆羅多》。傳說印度有位暴君海若娜亞咖斯巴(Hiranyakashyap),讓百姓臣屬敬畏,服膺其威權之下。唯有王子博訶德,一心虔敬信仰毗濕奴,不恭敬父親。國王遂怨恨在心,竟多次意圖謀害親子,卻從未得逞。

有一日,國王下令火燒不死的親妹霍利卡(Holika),抱著自己的兒子博訶德坐在火中,企圖燒死他。未料神蹟出現,王子受到毗濕奴的庇祐,倖免於難。霍利卡(Holika)反倒燒為灰燼。人們驚喜之餘,便將七種顏色的水,潑向王子,以示慶祝。從此,灑紅節前一日,燃篝晚會和慶祝正義戰勝邪惡,用來象徵驅逐惡靈的喜悅。

印度教信仰系統,神是猶如人的中樞神經般重要。在印度教裡將近有三億三千萬個神,可以說多到數不清,這就是多神信仰的宗教特徵。但是,以婆羅門教為骨架的信仰核心,最受人崇拜的有三尊主神,那就是:第一尊大梵天(Brahma),是宇宙創造神,至尊無上;第二尊守護維持世界的善神─毗濕奴(Vishnu);第三尊破壞之神─濕婆(Shiva)。印度教看待這三尊是三位一體的一神信仰型態。

其中,毗濕奴的神威,在古吠陀記載,毗濕奴神可能是指太陽神的稱號,地位並不高。直到《史詩》和《往世書》裡,才成為印度三大神中的保護之神,有四臂各持不同法器,一張神弓、一把神劍。他有時坐在蓮花上,有時躺在一條千頭蛇的身上,有時騎在一隻大鵬鳥上。

毗濕奴和神妃吉祥天女(Lakshmi)是住在最高的天宿。其性格溫和,是仁慈和善良的化身,具有無所不能的力量,保護和維持著宇宙和宇宙秩序。常化身成各種形象,拯救危難的世界。據說,毗濕奴有半人靈魚、半身神龜、半身野豬、人身獅面、矮人、持斧羅摩、羅摩、克里濕那、佛陀、騎馬的伽爾基等十種化身。最令人深思的是,代表佛教的釋迦牟尼佛竟也是成為他第九化身之神。

在此一傳說故事中,還透露著正義與邪惡的兩種概念。在慶祝Holi時,人們藉由火的光明,象徵毗濕奴的降魔力,保護虔誠的信仰者能化災難為吉祥;同時,將邪靈燒死。印度信眾在慶祝Holi 節時,一方面也獲得宗教教化的意義。

另外,灑紅節還有一種傳說,印度古代把春天比作愛欲之神的伴侶。年輕男女趁春季愛神降臨,邀約踏青,異性之間萌生愛意,以玩笑而相互接近。演變到現代,人們便披紅戴綠,打情罵俏,這個節日久之竟成年輕人追求意中人的良機,在喜慶氛圍,乘機表露愛慕。

塗顏灑水 歡喜慶祝

滿月的夜晚,築火堆,人們用草和紙紮的惡魔霍利卡(Holika)像,拋入火堆中焚燬。印度人在灑紅節期間還要喝一種乳白色飲料,據說可保來年平安健康。第二天,人們不分男女老少、無貴賤階級種姓之別,一起走上街頭,開始灑紅節儀式 。

朋友們、 家人甚至一群陌生人,彼此互相道賀:「Happy Holi !」或有聚集在神廟之前祈禱,或在公共廣場,各個都塗滿不同顏料之色彩,從頭到腳,全身上下,可能在眼睛、鼻子、臉龐或四肢,甚至全身衣服等,瘋狂彼此塗抹,或灑有顏料之水。

彩顏和灑水,給人驚奇,讓幸福如彩顏,讓吉祥之水,灌滿全身。此外,大家都洋溢陶醉在節奏感的音樂聲中,手舞足蹈,呼嘯、嬉鬧、無拘無束。隨時伸手邀約路上陌生人,共歡與樂,也有人手持棍棒,任意揮舞。這一刻,全然釋放,生命熱情,達致神人合一的精神境界。這種傳統慶祝方式,稱為居拉爾(gulal)。

慶祝期間大都是節日最後兩天,但有些地區可能為時更長。到底為什麼這個節日備具特色呢?那就是灑紅節的精神讓全國齊歡,甚至延燒到全世界各地。每個人都帶著歡喜踴躍的心慶祝這個節日,所不同的是,各地區根據各自傳統文化,色彩與慶祝方式也有不同。

發揚傳統 走向西方

筆者曾旅居印度十二年,最初並不了解這種灑紅節,結合文化與宗教信仰於一身的節慶,受到顏料灑滿一身,甚至走在路上,突然天外飛來一個雞蛋或水球,以為是惡作劇,只好自認倒楣。在印度德里大學長達九年的留學生活,都住在國際女生宿舍。每到這一節日前夕,宿舍就張貼公告,從節日前夕,晚上九時宿舍關閉,直到節日當天下午四時以後開門。這一段時間,宿舍人員一律不進不出。節日當天宿舍舍監會準備特別早餐。其實,不過多加一項印度甜點罷了。

九時早餐過後,原本仍留在宿舍女孩都陸續出來。到宿舍前庭廣場互相彩顏,以水球甩潑,嬉鬧不歇。來自世界各國的留學生,在這一刻,可說忘情地,全然融入在印度多彩文化的節慶裡。

美國每年舉行約一百場「The Color Run」五顏六色的狂歡活動。這項活動,是由美國Travis Snyder首創,將色彩結合跑步,靈感來自迪士尼的彩色世界、塗鴨派對、泥漿路跑,同時包含Holi在內的世界各地的節慶。他將印度灑紅節,從印度的傳統發揚光大,帶向西方世界。如今,在網路YOUTUBE,可以欣賞到世界慶祝Holi精采且壯觀之實況,人潮萬頭攢動在顏色之中,狂歡忘我。

(此文已獲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刊載於《心鏡》宗教季刊,一○三年三月 第四十期〈春天的祭典—印度色彩節〉同意轉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