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數評鑑教師 確實不理想

 |2013.10.07
2528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大學教授的學術論文發表能否登上SCI、SSCI等國際期刊,是評鑑教師升等重要指標,卻造成國內學界只會寫人云亦云的研究;教育部次長陳德華對此表示,以論文數量評鑑教師確實不理想,教育部不會要求學校以此作為衡量指標,並鼓勵各大學,可仿效中央大學延攬優秀教師,給予數年不必發表論文的方式,讓教師可專心建置基礎研究。

中研院士、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近日投書指出,兩岸四地大學,常見學者不惜炒冷飯、人云亦云寫出對學術沒有貢獻,甚至誤導社會的研究,只求在SCI、SSCI刊物上發表文章,順利升等的現象。

另外,如今英文當道,忽略不得,但是中文好或英文好並不那麼重要,也與溝通是否有效無必然關係,甚至跟能否出頭或者成就大事小事也不成因果,因此千萬不要把它擺在首要的位置去考量。

陳德華回應指出,國內大學將教師升等、教職員評鑑和有無發表SCI論文綁在一起,雖各校作法不一,卻造成學校老師拚命發表文章,以衝數量來定位自我學術價值,確實是不理想的做法,目前教育部已不再標榜特定期刊論文數量,也不會要求學校作為衡量教師的指標。

陳德華表示,能夠登上SCI、SSCI等國際性期刊,其實可讓外界了解研究成果,對教授來說是很好的發表管道,但不該是唯一。他鼓勵各大學可仿效中央大學延攬優秀老師王金龍的作法,例如給予曾發表過突破性研究的學者,五年內不用發表論文,而讓老師專心做研究。

清華大學學術副校長鄭建鴻也贊同郭位看法,他指出,SCI等期刊較喜好熱門研究,導致冷門卻可能具創見的研究,因此上不了這類期刊。清大未來評鑑教師時,會將教師升等和所謂SSCI等論文指標逐漸脫鉤,朝向更多元化的標準,例如納入和企業合作的研究成果,以及著重教師的教學表現。

但是在國際排名,很難說「不玩了」!鄭建鴻坦言,很多國際評比機構都將SCI等論文研究表現納為指標,而大學為了排名好看,就會照辦,他期盼,不只學術界,社會必須脫離排名迷思,才能幫助大學解套。

台大教務長莊榮輝也表示,國際期刊論文絕對不是唯一,但台大是研究型大學,教師的研究和教學兩項評比占分一樣吃重,「教師沒有SCI沒關係,若其他什麼都沒有,問題就大了。」他強調,SCI等國際期刊是台大評比重要指標,但學校會方開發其他的評比方式,如專利和技轉成果,都能算在研究的分數。

培養國際人才 英文是否相關

至於英文對高教國際化的偏見,陳德華對郭位所說的表示認同,不能將英文擺在培養國際頂尖人才的首要位置。尤其是本土研究和人文社會領域研究,不一定要用外文發表,同樣可以產生巨大影響力和效益,頂尖人才的培養和英文不是絕對相關。但是,陳德華強調,英文是國際化移動必要的工具。

陳德華表示,教育部要培養的國際人才指的是能夠因應國際競爭力,可在世界移動的人才,基本的語文表達能力很重要,有語言能力,才具有國際移動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