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式親子 生活禪 德國小孩 自信從哪來? 上

文/皮爾斯夫人 |2013.07.05
2165觀看次
字級
德國人不怕孩子受傷,就怕孩子不願去體驗。 圖/皮爾斯夫人
孩子們的生命,終究需要靠他們自己親身來體驗、來碰撞,才有可能長成一棵有自信的大樹。圖/皮爾斯夫人

文與圖/皮爾斯夫人

初到德國還沒當媽前,有一回到遊戲廣場,碰到一群年紀約五、六歲左右的孩子們一塊在玩耍,當時我一個人坐在木條椅上,一邊享受著夏日陽光,一邊閱讀我喜愛的書,眼神望向前方的孩子們,感覺她們玩得很盡興,後來有兩個小女生來到我椅子旁坐下來,她們好奇地問起我來自哪裡,為什麼來到德國,對於孩子們的好奇,我耐心地一一回答著她們的疑問。

後來我也開始好奇問起她們倆住在哪兒?在哪一個學校念書,兩個小女生開始非常積極地跟我介紹起她們的住所,連家裡的花園最近在裝修、爸媽的工作都詳盡地跟我說明,另外還跟我提到她們平常最喜歡與最不喜歡的遊戲等等。短短三十分鐘的交談,看著孩子們自信地分享她們的生活點滴,我開始思考:為什麼一個還在幼稚園的孩子,可以如此充滿自信地向不認識的人,表達她們的想法與體驗。

幾年後,等我自己有了孩子後,算是一步步進入德式教育融入的學習與體驗之旅,我從先生及公婆,還有自己身邊的德國媽媽友人給孩子的教育方式,終於了解德國孩子自信的來源,起於德國人對孩子的教育,從小就以尊重個體性的發展為重,德國人不怕孩子受傷,就怕孩子不願去體驗。所以,在遊戲廣場我常常可以看到父母親讓一歲多不到兩歲的孩子,爬高又爬上爬下的。看著那些小小的身軀滿溢著好奇在經歷生命的第一步冒險時,我的心也曾恐懼擔心,但後來等兒子恩典滿一歲半,開始可以好好走路後,我也硬著頭皮學德國媽媽那樣,讓孩子大膽去探索那些我心裡認為危險的遊戲設施。

然而,孩子的勇氣與能力卻大大勝過我的恐懼指數。我退到一個觀察者的角色,靜靜待在孩子眼神可以觸及到的地方,讓孩子可以看見媽媽的身影而放心去探索。恩典還不到兩歲時,就可以自行爬上很高的地方,可以玩溜滑梯、爬繩索橋等等,偶爾真的發生一些小擦傷與小意外時,先生與公婆都會很平和淡定地跟孩子安撫,吹一吹傷口,跟他說:好了,沒問題的,不是什麼大問題哦!孩子眼淚掉一兩串之後,很快地又生龍活虎般地逍遙玩耍去囉!

有一回,跟公公帶恩典外出,雨季後的戶外到處都是小水窪,公公很貼心,出門前就讓恩典穿上雨鞋與雨褲,因為他跟我說,孩子看到水窪可是最好玩的遊戲呢!果不其然,恩典一見到水窪,像失心瘋一般,馬上衝過去,兩隻小腳在水窪上不斷踩踏,被腳勁激起的水花四濺,而孩子的笑聲就像雨後的彩虹般,逗得我跟公公也歡笑不已。

體驗德式教育對我來說,像是在學習更多的允許,允許孩子去體驗這個世界,也允許孩子可能會受傷、可能會跌倒,但心裡卻隱隱明白孩子們的生命,終究需要靠他們自己親身來體驗、來碰撞,才有可能長成一棵有自信的大樹。(本專欄隔周五見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