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隨喜-- 劉邦知言?

薛仁明 |2013.06.25
1550觀看次
字級

自古以來,劉邦的名聲不算好。一般狷介的讀書人,提起劉邦,總對這「無賴」多感不屑。讀書人與劉邦雖說犯沖,但古人言道:「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劉邦儘管可厭,卻仍有些長處,很可以讓這些讀書人借鏡的;譬如,劉邦知言。

「知言」看似容易,其實不然。孟子高談「知言、養氣」,談得精采;但他是否真做得到知言,卻不無問題。孟子雄辯滔滔、議論縱橫,很輕易就能將對方給壓倒。他自詡的知言,更多是言語交鋒與論辯分析;但是,若真要說「知言」,卻必定得彼此心領神會,得先善聽。我們讀論語,看得出孔子確實善聽。孔子自言「六十而耳順」,一聽別人說話,字字句句,知情解意,無有隔閡;聽著聽著,可以全然無隔,這就是「知言」。但我們讀孟子,卻很難想像他可從從容容地聽別人娓娓道來。因此總覺得孟子好辯,老急著要說服別人。好辯之人,其實很難做得到「知言」。

劉邦知言。劉邦平日散漫,好狎侮,極無禮,不時就開口罵人;但是,真到了關鍵時刻,一旦認真起來,不僅無比正經、出奇冷靜,甚至比誰都還虛心。別人聽不進的,偏偏他就能。

譬如,那回他受圍滎陽,形勢一片緊急,說時遲、那時快,韓信就在這會兒派遣了使者請立齊地的「假王」;劉邦一聽,覺得是趁火打劫,不禁怒火中燒,當場大罵,「吾困於此,旦暮望若(你)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陳平與張良一聽,知道這會誤了大事,遂急忙「躡漢王足」,附耳上前,才幾句,劉邦馬上省悟,旋即又改口再罵,「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

這就是知言。試想,在那般危急與盛怒之下,換成你我,有幾人能虛心聽得進一旁的勸諫之言?又有誰能像劉邦如此不假思索、瞬間翻轉呢?

再譬如,劉邦遷都關中。當年劉邦滅項羽、即皇帝位之後,原本打算要長駐洛陽,左右大臣也大多力主定都於此;豈料,只因張良主張建都關中,一席話,分析得極中肯綮,句句在理,劉邦於是頷首頻頻,遂幡然轉變,完全不顧自己原先的想法,也不管對沛縣老家多麼魂牽夢縈,更全然不理會甚麼多數人之意見。他說改就改,毫不拖泥帶水,立馬遷都長安,「高帝即日駕,西都關中」。這樣地果決,這樣地乾脆俐落,正緣於他知言的能耐。劉邦如此虛心,是骨子裡的虛心,這與他平常吊兒郎當的模樣,看似完全矛盾,但事實上,卻是相反而相成。

相較起來,讀書人大多狷介,但是,稍不小心也很容易偏執。擇善固執與執迷不悟,本只一線之隔;熾烈的道德感與極度之偏執狂,原也只一步之遙。如何避免異化,其實是門極大的功課。孔子「六十而耳順」,境界確實高了些,但至少,學會放下原來的不屑,慢慢平心靜氣地參詳無賴劉邦,琢磨他知言的本領,倒是個簡易的辦法!

【藝文圈】

九月十四日起,每周六下午兩點至四點,薛仁明在台北書院開設《天人之際──史記的天心與人意》課程。意者請洽台北書院02-23112348 。?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