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真奇妙 世界上第一隻太空狗

楊祖愛 |2013.06.07
1493觀看次
字級

文/楊祖愛(美國太空總署太空工程師、國際太空站機器人CCM計畫經理)

你可曾想過把心愛的小狗訓練成太空狗,穿上小太空衣,送上太空替人類作實驗?

世界上第一隻太空狗叫萊卡(Laika)。

在1950至60年間,人類開始研究瞭解太空環境,正在開展太空飛行的技術,有許多需要測試改進的地方,因此利用動物作實驗,在牠們身上裝了感應器,乘坐新設計的火箭,從發射開始就紀錄了動物身體的變化,傳到地球上,太空工程師們根據這些資料瞭解動物在太空上的承受度,據此改進太空船設計,用以作後來的載人太空飛行。在那段時間裡,蘇聯多用狗作太空實驗,而美國是用猴子和猩猩。蘇聯的萊卡是一隻混種的西伯利亞雪橇狗和小梗犬,流浪在莫斯科街頭,選用流浪狗是因為牠們對困難環境的適應力比家犬強。

梗犬的叫聲一般很大,所以「萊卡」的意思是小叫叫,但是她很乖,從來不和別的狗吵架,她的暱名是小卷毛。

1957年,萊卡三歲,體重六公斤,和另外二隻狗一同受訓,它們分別被關進僅能容身的小空間裡,用大聲雜音和劇烈震動來模擬升空和飛行時情況。三隻狗中,萊卡被選中,因為它最冷靜也很能吃苦,受命為人類史上第一隻太空狗。

蘇聯在1957年10月4日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普尼一號,舉世矚目,領袖赫魯雪夫強行命令太空局在十一月七日以前,發射史普尼二號,並且載一隻狗,以慶祝俄國革命40週年,並且再創世界另一紀錄:動物上太空。這個命令使得工程師們措手不及,要在簡陋的衛星裡裝下一隻狗的話,需要添設生命維持系統和生還設備,只有三週時間是不夠的。

史普尼二號發射前幾天,萊卡住進衛星裡,擠得只容她站起和躺下來。在她身上裝了許多感應設備,用來測量她的心跳、血壓和內臟功能。

1957年11月3日,萊卡乖順地準備好了,在舉世祝福聲中升空了,以每小時三萬公里的速度,每102分鐘環繞地球一周,地面上預定追蹤飛行六天。

舉世時刻等著萊卡的適應報告,消息終於傳來,她乘坐的衛星,因為時間倉促,只能做到最基本的餵食設計,沒能替她設計生還系統。

萊卡不會回來了。

消息傳來,舉世嘩然,憤怒指責,卻也不能改變萊卡已經注定的命運,這是一趟單程之旅。她替人類鋪了一條飛向太空的路,我們永遠懷念和感謝的萊卡,安息在群星的懷抱裡。

至於萊卡升空後支持了多久,蘇聯傳來的消息有多種版本,直到2002年才解密,她是在起飛時,因為緊張和艙內極度高溫,脈搏急速升高三倍,隨後逐漸下降,五小時後萊卡的生命跡象開始減退,七小時後,當運行地球第四周時,不再有萊卡的生命信息傳回來了。

蘇聯受到這次倉促成軍的教訓後,改善了艙內的維生系統和生還設備,直到1966年初,繼續用太空狗飛行了57次,她們的暱名分別是:小花豹、小狐狸、小蜜蜂、小飛俠、小松鼠、小飛箭、小淑女、美人、小星星、小旋風和小煤球。

這些狗中,前面四隻是早期的成員,也沒有得以生還。最後那二隻,小旋風和小煤球,創造了23天飛行紀錄。這個紀錄一直到1974年才被美國天空實驗室(SkyLab)的太空人打破。

這些太空狗,替人類對太空環境的瞭解及對太空船設計的改善,作了無價的貢獻,是永恆的太空英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