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貞 拼布刺繡手藝 匯聚生命力量

阮愛惠 |2013.01.26
4547觀看次
字級
李淑貞非常珍愛自己的拼布刺繡作品,作品通常不標售,多年來累積了許多佳作。圖/李淑貞提供

拼布老師李淑貞的作品別具一格,因為她在日式典雅工整的拼接布面上,又加入秀緻瑰麗的英式刺繡,美上加美,件件都是令人愛不釋手的手作逸品。她的作品曾榮獲日本橫濱國際拼布競賽「花木棉賞」,亦曾獲日本拼布雜誌專題報導,台灣媒體則以「拼布魔力」來形容她的作品。
拼布的魔力就是「美」,而「美」就是李淑貞一生趨之若鶩的目標。
一九五五年生於台北市的李淑貞,小時候並不知道自己那麼愛「美」。唯一記得的是,小學時念的國小是一座日治時代所遺留下來的美麗紅磚建物。因為覺得好看,她經常流連忘返,走在路上時,永遠都在注意公車站牌上的廣告和商店看板,那是當時社會上唯一和美術設計有一點相關連的東西。「花旗銀行的招牌最美,字體經過設計,使用漸層的色彩,在當時很少見。」她回憶說。
雖然生活環境裡對美的養成訓練很少,但李淑貞的審美本能還是一有機會就流洩出來。學生時代她參加美術及書法比賽常得獎;成年後她學插花,取得日本池坊華道家元教授資格,之後她開班授課,沉浸在花草美學天地間。
旅居曼谷 開啟拼布世界
二十六歲結婚後,即使背兒抱女,李淑貞也常出門看藝術展覽,「只要碰到美的物事,我就會像被磁鐵吸過去一樣向它靠攏。」她笑說。這種耽美性格,在她三十多歲那年去到曼谷生活時,得到最大的舒展。
李淑貞的先生原是新竹食品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後來被延聘到泰國一家國際性公司擔任食品技術顧問,李淑貞和年幼的子女也跟著赴任。
曼谷是多重文化交融的國際大城,早年深受歐洲影響,當地的文化悠久博大,擁有世界前十名的觀光飯店,但出了飯店卻直接進入貧民窟。種種物相上的差距感和文化衝突,對來自均富台灣的李淑貞產生莫大衝擊,卻也撞開她的眼界和心胸!
就在曼谷這個大都會,會說日語的李淑貞因緣際會結識一位日本友人,透過她的引介,開始接觸拼布。她一開始就愛上拼布,當時的動機還不是因為它的美,而是因為「拼布太適合家庭主婦了!」她說:「拼布可以在家中完成,能兼顧家事和帶小孩;拼布美麗且實用,作品可用來布置家居。作拼布時必須專注,能安定主婦的精神,不會對家人嘮嘮叨叨,先生和小孩都很支持!」
不畏艱難 忘卻生活壓力
旅居泰國十年間,李淑貞一直在玩拼布,回台後她更上層樓,取得了「JLL公益(財)日本生涯學習協議會」拼布與刺繡指導員資格,更常赴日進修。她的拼布作品,曾經在日本得獎且應邀至日本展出。二○○二年李淑貞有一幅得到國際大獎的作品─「Cinderrella Garden」,靈感來自於灰姑娘仙度瑞拉的故事,她說:「在現實生活裡,每個人其實都有不為人知艱辛的一面;但我們還是應該像仙度瑞拉一樣,盡力在現實困境中,不畏艱難、追尋理想!我想藉由參與拼布以及刺繡手藝,忘卻生活壓力,讓我們感受到美的力量,並且致力讓美夢成真!」

良好關係 親子幸福基礎
在泰國住了十年之後,李淑貞一家人搬回台北,其中一個因素,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從曼谷的美國學校接軌台灣的國中,孩子出現種種不適應狀況,讓李淑貞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決定放下其他事務,全心陪伴孩子。
她到孩子念的國中當義工,有兩年時間,都在幫學校畫海報。「到學校陪孩子後,才知道以前根本不懂陪伴!帶小孩沒有理論可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我陪孩子的過程,自己也成長了一遍。」她說。
至今才被教育當局重視的校園問題,例如「霸凌」、「體罰」、「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等價值觀,當年李淑貞的孩子深受其害,但她並不知自己能做什麼、能拒絕什麼,只知盲目地服從老師及學校規則,讓孩子受了很多委屈。還好當時她全心陪伴孩子、關愛孩子,孩子才不至於被逼到社會邊緣。「我是一個很少被打擊到哭的人,但我為了孩子的事,哭了很多次。」她回憶著:「我覺得我的孩子是來度我的。」
走過曲折的教養之路,至今李淑貞自認可以大聲地說:「我覺得父母和孩子之間最重要的是有『良好關係』,孩子在外受了委屈敢對父母講、抱著你哭,那才是親子之間的幸福!」

熱情學習 男生也能玩拼布
進入國中校園陪伴孩子的那兩年,李淑貞結識了幾位義工媽媽,她們知道李淑貞的拼布功力後,要李淑貞開班授課。就這樣,她重返江湖,從插花老師「轉型」到拼布老師。
校方看到那些媽媽學得好開心,也請李淑貞到學校來開課。本來她有點遲疑,因為她從未跟自己孩子以外的小孩相處。「但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好機會,我可以學習如何和別的孩子相處。」接觸之下,李淑貞首先發現,教大人和教小孩很不同,她的成人學生都是主動而來,上課時追著她問東問西;然而國中學生卻很被動,她必須反過來追著學生。
刺繡拼布課在國中的社團裡有時是冷門選項,有些學生是因「沒得挑」才被排進來的。十來個學員中,通常會有兩三個男生。這幾位男生往往要承受教室外同學不時拋進來的嘲笑和訓導主任不時查堂的壓力,才拿得動針線。李淑貞也不是省油的燈,安之若素,談笑風生,她告訴學生,最棒的廚師和最頂尖的服裝設計師很多都是男生。
「老師的態度很重要,態度對了,學生才坐得住。我後來發現,跟孩子在一起與跟任何人都一樣,要讓對方放鬆,讓他們卸下心防,才能讓他們學到東西。所有的學習,在輕鬆愉快的情境下進行,是最有效率的。」李淑貞說。
在國中教了十幾年,至今還是弦歌不輟。李淑貞有感而發地說:「其實男生的表現並不會比女生差,差異不在性別,而在個性和學習心態。從作品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個性,什麼樣的人會配出什麼樣的拼布,是無法造假的,人的本質會在作品裡跑出來。有興趣學的人表現會比較好,熱情是學習最好的推力。」

明心見性 手做時禪定忘我
李淑貞不是佛教徒,但她的藝術思維比較接近東方、甚至是佛學理念。例如她說:「作拼布時就像禪定,很容易進入忘我的境界。」她說,縫東西時,人的腦筋特別清晰,印象中,很多重要的事情,都是在拿針時作決定的。這不只是她個人的體驗,和她學過拼布的學生,很多都有這樣的體會。
當然不一定是透過拼布。李淑貞認為,一般人遇到生命難題時,常常會向外求,求神問卜或是四處找人詢問。她的方法則是「求自己」,透過安靜下來(通常是拿針線時),思索再思索。即使和別人討論,別人提供的答案也只是用來參考和刺激自己的思維,從中再找到最適合自己本性的,才是我們要的答案,如佛學中所言「明心見性」。 
她的這套處世哲學也運用在拼布教學上。她不要學生遵循老師的模式,要他們選擇自己最喜愛的圖形和顏色,她指導學生的,只是協助他們把色彩和圖形配好,之後就順著學生的性情和喜好去做。所以,她的學生作品面貌多元,不像有些師生作品雷同性很高。「教人的同時也教了自己,其實我這樣的教法,反而讓自己學到更多的配色方法。」她說。
李淑貞看待她和學生的關係,也和她的親子觀差不多。「我認為,教學生到最後,不再是技術傳授問題,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老師和學生間的情誼之所以維繫,是觀念和理想的接近,而不是技術傳遞而已。師生之間能互相請教,在為人處世方面互相學習,才是久遠的師生之道。」她說。 
因為很看重師生之間的「磁場」,也考慮自己的精神和體力限制,李淑貞不想收太多學生,分散太多心力在教學上,這會讓自己的作品欠缺「靈氣」。
李淑貞非常珍愛自己的拼布刺繡作品,自從開展以來,作品通常不標售,多年來累積了許多佳作,有些陳列在她的教室裡,更多的是藏納在高閣中。她不排除找一個適當的展覽空間,好好地把歷年來的作品張掛出來,把美的訊息傳遞分享出去,讓大家有機會一覽拼布藝術加上刺繡的種種美麗面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