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教養情】 破除 教師平庸文化

文/郭玉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博士) |2012.11.23
2401觀看次
字級


許多研究指出:導致教育改革失敗的原因之一,是學校裡教師團體存在著平庸文化,這也是老師的罩門之一。

有位小學主任曾經告訴我,在他服務的學校中發生的事……

我在一所二十多班的學校服務,擔任學務主任。每個學期初,學校會要求老師做教室布置,但是沒有舉辦班級間的競賽。就我所看到的情形,班級之間的表現,差別很大,有的精心設計,有的草草了事。

有一年,我沒有事先宣布要評比,但是在老師們都完成布置之後,校長和我一起到各班看看。印象較深刻的是李老師的班級布置,可以看得出是她和學生一起做的。有學生的各科作品、時事的剪報、學生們的小檔案,既活潑又雅致,我們看了都被老師的用心所感動。

隔天,校長在朝會上提到這件事,並讚美李老師的用心,鼓勵其他老師向她學習。朝會完之後,李老師愁容滿面的跑來找我,她說:「主任,謝謝你和校長這麼肯定我,但是我很怕這樣會讓其他老師對我有敵意,說我有意凸顯自己,這樣一來我的壓力會很大。所以拜託主任跟校長說一下,以後不要在公開場合稱讚我。」說完之後,她就慌張的離開了。

這番話讓我很驚訝,校長的原意是要肯定她,結果在老師們的平庸文化下,表現良好反而成為一種負擔!

這件事讓我聯想到研究生曉祥,曉祥在一所大型的小學任教職,學校中大都是資深老師,年輕的只有兩位,曉祥是其中之一。

剛進學校時,曉祥力求表現,想證明自己的教學能力。他在上課時,準備很多的補充教材,又設計有趣的學習單,學生上課時興致高昂,教室不斷傳出歡笑聲。可是沒多久,隔壁班的一位資深老師在放學之後,臭著臉走進曉祥的教室,口氣嚴厲地說:「年輕人,你是不是想把我們都害死?你做這麼多,把我們都比下去,我們以後還怎麼教?年輕人,不要強出頭,否則以後有你受的!」

曉祥真的被嚇到了,他相信這位老師是認真的,自己資歷這麼淺,怎麼鬥得過他們?於是,曉祥在平庸文化的脅迫下,只能表現得和其他老師一樣,不敢多做。相信幾年之後,在這種文化的薰陶下,曉祥也會如此的打壓想表現的新手老師。

這種教師文化在大型學校尤其普遍,因為資深老師多,他們通常以不變應萬變;再加上學生人數日減,在減班的壓力下,老師們大都不敢調動。學校文化一旦成型,就如同一灘死水,造成的後果是教育品質的停滯。

依據研究,部分國家也存在著這種教師文化。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我想其一是教育界保守的風氣,其二是學校教師沒有設退場機制。但有沒有方法解決呢?

我想可能的努力方向有兩個,首先是學校領導者的魄力。學校內部具有影響力的人,如校長或主任,應先放棄這種忠於平凡的文化,一旦主任和校長也因為這種文化,甘於讓步,卻步不前時,等同默許平庸,因而助長了這類文化的茁壯。

依據學生基礎素養國際評比(PISA 二○○六)的研究:學生就讀不同的學校,對學生能力的影響程度,在芬蘭是不到百分之五,在我國是百分之四十五點八。可見台灣校際間發揮的教育功能,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這也是校長領導績效的一種。換句話說,校長表現的空間是很大的。

另一個可以努力的方向是建立教師的退場機制。教師若在私人機構服務,必然兢兢業業,努力表現;然而在公立學校工作,因為沒有退場機制,導致老師們尋求安逸的心態,這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老師們如果能打破學校既存的平庸文化,做對的事,並把事情做對,師生雙方都受惠。我們期待老師們能不甘於平庸,努力創造校內不凡的教師文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