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我的少女時代》 用星星照見光明

文/安提斯 |2012.09.08
1734觀看次
字級
無畏殘缺 貢獻自己 由中國作家張海迪小說《輪椅上的夢》改編而成的《我的少女時代》,故事設定在七十年代的中國,敘述一個殘疾少女方丹雖臥病在床,但卻因為房間的窗而認識了少年黎江,兩人因都喜愛讀書而一拍即合,黎江並與方丹約定好從此以窗邊的搖鈴作為通知。圖/北京銀河夢數字科技



無畏殘缺 貢獻自己

由中國作家張海迪小說《輪椅上的夢》改編而成的《我的少女時代》,故事設定在七十年代的中國,敘述一個殘疾少女方丹雖臥病在床,但卻因為房間的窗而認識了少年黎江,兩人因都喜愛讀書而一拍即合,黎江並與方丹約定好從此以窗邊的搖鈴作為通知。久而久之,他們成為彼此忠實的朋友,一起讀書、寫信、說話。

文化大革命爆發,方丹的父母因故受審,幸運逃過一劫後,方丹隨父母來到農村,從未上過學校,一直都是自修的方丹,有幸成為鄉村教師,在大樹下教孩子讀書,新的安排使方丹驚喜,也相信即使身體有殘缺,仍能為人們付出、做出貢獻。

因緣際會下,方丹更在課後奮力學習針灸醫療,而偏遠村子無診所和醫院,方丹遂逐漸當了醫生,為村民治病,自此,四季如一、風雨無阻,哪裡需要方丹醫生,方丹的學生便會幫忙推著方丹的木輪椅,一同去治病。

在村子的這段日子,方丹與黎江保持通信聯絡,方丹告訴黎江:「假如我們心中有一顆星星,不僅要讓它給自己帶來光明,還要把它舉出窗外,照亮黑夜,照亮他人。」方丹雖是雙腳無法行走的殘疾人,然而對生命始終有股熱情,因此,無論是教書或是治病,只要能貢獻自己力量的地方,方丹無不全力以赴。

努力讓世界更好

少女方丹的熱誠與愛,不禁使我想起中國朦朧派詩人顧城的名詩〈黑眼睛〉:「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身體的殘缺的確曾為方丹的人生帶來黑暗,然而少女方丹卻無畏殘缺,成為黑夜的眼睛,如星星,為人間照見更多的光明。

《我的少女時代》雖是二○一一年出品,然而電影風格放在當代電影敘事框架來看,不免顯得有些跟不上時代,甚至可以說:「真是太八股了!」

導演馮振志與製片趙慧利是對夫妻,夫妻兩人因感於當今電影對於處在成長期中的孩子的關注太少,而與張海迪合作製作了《我的少女時代》。

因此,在片中,可以看到除了少女方丹,鎮日圍繞在她身旁的也是一群孩子,這群孩子或個性懶散、或學習能力不佳、或一樣是身體有所殘缺,然而他們都因方丹而變得熱衷於生活、熱衷於學習。

個人的成就除了個人的努力,更多時候其實是來自他人的援助。方丹之所以能在身體殘缺、行動不便、未受過學校正式教育的狀況下,成為老師、醫生,事實上是因為方丹身邊有愛她的父母、長輩與一群善良的孩子。

《我的少女時代》也許真的是思想保守、敘事陳舊的八股影片,然而在看遍當代各種炫技的電影後,再看本片,更覺純樸與天真。

何況,如果我們說電影反映時代,一個再前衛、進步的時代,不可否認,始終存在一群更保守的想法與人們,而無論如何,大家總是各自努力著,希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