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停心觀

永本 |2012.08.05
8883觀看次
字級

為什麼要修禪定?

文明只能改變人的外表,禪定卻能徹底淨化內心。修習禪定是開發智慧的方法之一,透過禪定可以斷惑成道,出離三界輪迴。

修禪定如種田一般,首先要清除障礙物,然後才能耕田、播種、施肥而收成;故修習禪定要先去除煩惱障礙,就必須修「五停心觀」。

五停心觀

五種停止心散亂的觀法,又名「五門禪」,乃修習禪定之初門。五停心指:數息觀、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界分別觀(或念佛觀)。五停心觀是修觀中的對治觀法,以對治對身的染著、自我的瞋恚心、心念的散亂、多障礙、性愚痴等煩惱為主。

五停心觀,能使我們從有相觀進入無相觀;從凡夫的我執,進入無我的解脫,是大小乘共通的禪修基礎。

1.數息觀:以計算自己呼吸的出入息,來對治散亂心,使心念專注一境。呼吸時只注意鼻端,而不管氣息如何進出體內。專注的方式,如同木匠鋸木頭時看前方的線,而不看鋸齒如何上下移動。數息時,若心平靜下來,自然可以抑制追求逸樂的心,等身心調和後,自能萌發智慧。

2.不淨觀:觀想自身的種種不淨,以對治貪欲煩惱的觀法。眾生由於貪愛自我,因愛染而生起情愛上的痛苦,佛陀教授不淨觀,以捨欲離淫,達到六根清淨。

數息觀與不淨觀,被稱為「二甘露門」。要修離欲的梵行,必須先制伏情愛的根本,故修「觀身不淨」。要修禪定,當先制伏散亂的心,故用「數息觀」來收攝身心。尤其數息觀,簡易、普遍,隨時隨地、都可實施,適合一般人修習,是修禪定最佳的入門處。  

3.慈悲觀:以慈悲心來對治瞋恚的觀法。慈,幫助別人而不求回報,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成就與功德;悲,同情別人的失敗與痛苦,並想辦法協助他去除痛苦。修觀時的次第,首先對最親近的人,其次跟我們沒有關係的一切人,最後對一切怨憎的人等行慈悲。平時日常生活中,隨喜善緣,都可以作功德回向,時時提醒自己,慈悲心念的修習。  

4.因緣觀:以十二因緣的分段觀法──過去因、現在果、現在因、未來果,如實了知自己生死由來,乃至造業行為的因果關係,能去除無明煩惱,進入解脫智慧之初門。   

5.界分別觀:從分析人生的現象,去除對人事物的執著,是入無我、無相、無著之初門。界分別觀,是觀想構成眾生及其生存環境的十八界(六根、六境、六塵),皆為色心二法和合而成,無一真實存在,以破除「我執」為目的禪法。如跋陀婆羅沐浴時,忽然覺有冷暖濕滑之觸。因此,推究此水、身體、觸,根和塵、能觸與所觸,都無自性而證悟「觸塵」之圓通。

另有念佛觀,從觀像念佛(置一佛像作為觀想)到觀想念佛(觀想佛的清淨妙色身),從有相念佛進入無相念佛,從有障礙而至觀相滅罪,進入智慧解脫門。

生活修持

生活中,若遇心念散亂時,不妨用數息來調心;瞋恚心起時,學習觀音的慈悲;有障礙時,以念佛來安心;貪染心重時,觀身種種不淨以除欲;生起愚痴無明時,深思三世因緣的輪迴;若有執著,隨取一根,觀無常、無我以去除執著。   

總之,數息可安心,不淨觀可淨心,慈悲觀發平等心,因緣觀、念佛觀與界分別觀,可開發智慧心。初學者,依善知識指導,隨個人根性,擇一門修之,必能去除各種障礙,而增長福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