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南北古蹟遊 --鬼城遺蹟 硝石小鎮

胡雙池 |2012.08.04
2271觀看次
字級
硝石小鎮如今仍保持當年挖礦運送的樣貌。圖/人間社記者胡雙池

鬼城遺蹟 硝石小鎮

復興城市漸繁榮

參觀硝石小鎮當天,車輛循著環山的泛美公路往上攀爬,曲折的山路,維護的整潔有致,路旁的太陽能路燈,顯示出符合能源環保的時代潮流。

登上山頂俯看伊基克,全市盡入眼底,只見黃沙環繞的狹長都市,高樓大廈林立。車掌李小姐說,二十年前她剛移民來時,只有一兩棟大廈,這幾年因為銅礦的大量開採、中國大陸的移民,加上幾萬名本地採礦工人,使得城市的人口增加到近四十萬人。

龍山是城市地標

經過一座像饅頭形狀的山,叫做龍山──因為形狀像條龍。日本人曾經想購買此山的沙子,運回日本生產陶瓷,但伊基克市政府不同意,因為這座山是該市的地標,市府並不想為了賺錢而破壞自然環境。

早晨的陽光使熱氣流迅速上升,遠遠看見沙丘上有一滑翔翼飛行場地。李小姐說,這是韓國人經營的一項空中飛翔運動,只要花費一百美元的代價,教練會安全的攜帶遊客在空中滑翔一小時,體驗在沙漠天空遨遊的趣味。

硝石小鎮歷史久

邊聽著李小姐講述即將參訪的景點──硝石小鎮,邊看著窗外經過一處有綠地的小市集──力卡鎮,據說,當地政府已規畫到二○一四年時,此地將進住七萬人口,從事二手汽車與機械工具裝修買賣等自由貿易。經過四十多分鐘的車程,終於來到這座二○○五年被UNESCO列為世界遺產的硝石小鎮。大夥在炙熱的沙漠公路旁下車,一探這座仍然保留著一八七棟建築物的古蹟小鎮。

走過繁華終沒落

十九世紀初,智利發現了大量的硝石礦與銅礦。西班牙之外許多的歐洲人,也開始移民到智利,積極搶奪這處稀有的礦區。一八七九年到一八八三年間,還曾經發生過一場長達四年的硝石戰爭,智利從她的鄰國秘魯與玻利維亞手中,贏得了阿塔加馬沙漠大片的高原土地。

如今已成遺蹟的礦區小鎮,在一八七二年被陸續建立起來後,一次世界大戰前,曾大量開採出硝石,除了用做農田肥料外,最主要是提供了製造槍炮、子彈、炸藥的重要軍火材料來源。

礦場如今成鬼域

礦場在開採高峰時期,最多有三千五百名智利勞工,在條件嚴苛的環境下採礦。同時,礦場發行代幣作為薪水,又從販賣飲食、煙酒、育樂的消費中,把錢又給賺了回來,形同雙層剝削勞工。

一九三○年代遭逢世界經濟大蕭條,銅與硝石的價格狂跌;一九三二年後,又因為科學家發明了硝酸鹽的化學方程式,取代了硝石礦的生產,使硝石產量銳減,小鎮好景不再,開始逐漸沒落。

如今,當地僅存約一千五百餘人,盡皆是當年礦主、礦工的後裔,在附近繼續經營幾座礦區,順便維護這座世遺古蹟,因此被當地人稱為─鬼城。

遺棄小鎮留青史

走進礦區,抬頭見到明確寫著亨伯斯通(Humberstone)硝石礦區的大招牌。導遊宣布:自由參觀半小時後,全體在劇場集合,將請專人來講解礦區的歷史。

信步走在步道上,兩旁陳列著舊時使用過裝運礦石的車輛、工具、吊桿、台車、鐵管等;轉過彎後有輛木殼的火車車廂,散落的鐵軌上,擺放著兩台老舊的火車頭。

透過牆壁上的採礦示意圖表,看得出在一八八○~一九三○年代,是生產硝石礦的黃金年代。

黑白照片說故事

採礦的步驟,第一步先使用人力在山區挖礦,續以騾馬獸力、小貨車,將礦石運送到有火車鐵軌的場站,再用火車運輸到海港邊,將礦石裝船運輸到歐洲大陸,接著生產出炸藥來。(更早期的帆船年代,伊基克港口則是以海狗皮做成的小船,一包包的將礦石運送到大船上,再航行至歐洲。)

幾個相連的房間內,展示著當年採礦用的大小各類鐵製工具,如圓鍬、鑽子、扳手、榔頭、撬棒、曲尺等。另外的房間,懸掛著當年黑白的照片,有驅趕騾車運送礦石原料圖、露天挖礦圖、礦工群合照圖、童工勞動圖等,顯見當時英國強權挾船堅砲利在智利的影響力。

強權國如今安在

走進一座一九三六年落成,有著五三○個木板座位的大劇場裡,還真的有回到重前、時空倒置的一股錯覺。主辦單位請來一位資深的智利解說員,由佛青林恆有做西語的翻譯。

頭髮斑白的老解說員講述,一百多年前,英國人來此開始建設。他們先找尋水源,發現要深挖地下幾十公尺,才找得到地下水。後來發現一種樹木,材質非常的堅硬,地面上樹高約五公尺,根部可深入地下十多米吸取水分,英國人就用這種木材來建設伊基克這個城市。

統治階層享奢華

從劇場出來後,大家被導引到一座游泳池前參觀。這座在平地上挖掘出來的池子,確實讓大家開了眼界。

這座由英國人所建造的游泳池,四周及襯底完全用英國運來的鋼片堆砌圍繞著,緊密的不漏一滴水,門前的牌子上標示著:24x12x2.3米長寬高的尺寸。雖然小巧不大,但在一片沙漠高原上,這處消暑納涼的場所,顯示出統治階層平日依舊過著歐洲上流社會的享受生活。

漫舞輕盈遣寂聊

走進一處滿鋪地磚的大廳,解說員描述當時晚間舞會的場景(當年入場的門票二披索,如今要二○○○披索,合二美元)。每晚由礦場的男主人開舞,其他的參與者隨後加入舞池中,盡情盡興的歡樂舞蹈與男女交誼。

來到一處有天井的小市場,當年兩旁的小隔間、平檯上,就是一處當年販賣給勞工、管理階層人員日常生活所需的迷你型菜市場。旁邊還有一座小型的木製教堂,無疑是日夜撫慰著祈求身心安寧者的宗教殿堂。

寒夜時分醉夢鄉

最後看見一間雜貨店,透過鐵絲網往內張望,灰塵布滿在一瓶瓶的空酒瓶上,擺滿了整個房間,似乎透露著礦工平日賴以寄情的,最重要就是酒精飲料。仔細想想,在這個高原海拔超過二千六百公尺的荒漠,白晝的溫度高達攝氏三十度,入夜後又急遽降至零下的溫度,高低溫的差距如此之大,勞動者又是如何適應呢?

若不是身強體健的年輕者,有著厚實的本錢,年老體弱者勢必得藉助酒精的力量來抗禦嚴寒。於是,留下這許多曾經被擁入麻醉又迷茫的弱勢者懷抱中的空酒瓶。

世遺古蹟照今城

離開了這處世界遺產的古蹟區,讓人體會到因為硝石礦產的一度興起,也因為時空環境的轉變,導致了衰退與荒蕪,見證了將近一百五十年的興替演變。

但追憶畢竟只有感傷,智利當地政府如今積極著眼於在山頂上的力卡小鎮,新開發一處自由貿易區,這才是迎頭趕上時代需求及符合商貿交易的明智之舉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