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大佛開啟眾生自性之光

 |2011.12.28
1622觀看次
字級

佛陀紀念館落成系列活動的佛光大佛開光儀式在今天盛大舉行。佛的智慧眼大開之後,自然能夠普照十方,讓一切眾生都能沾其功德;同時也開啟五明六通的智慧之光。佛陀紀念館落成的系列活動,都有其深刻的意義,開光儀式更是表彰著開啟眾生自性之光。

中國佛教史上有開光法會的記載,是在北宋太平興國五年由北印度施護大師所翻譯的《佛說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軌經》,據經中所述,佛像雕塑或繪製完成後,要舉行安置與啟用儀式,選擇吉時良辰結界勝地,設置八吉祥以莊嚴法會壇城,再由阿闍黎領眾念咒祈福,作供養,一切供養具足之後,由阿闍黎為佛像開眼,最後對大眾開示。

開光儀式被傳承了下來,不只是佛教,包括道教等其他宗教,在為諸神像啟用之時也有開光儀式。《黑谷燈語錄》中說:「開眼者,本是佛匠雕開眼,是事開眼;次僧家誦佛眼真言,誦大日真言,則成就佛一切功德,此謂開眼也。」《禪林象器箋.垂說門》中說:「凡新造佛祖神大像者,請宗師家,立地數語,作筆點勢,直點開他金剛正眼,此為開眼佛事,又名開光明。」佛光大佛的開光也是秉持著佛教對於佛陀的敬重及教化眾生的寓意而行。

佛陀紀念館落成的同時,一尊一百八十公尺高的佛像也同時坐鎮在紀念館前,民眾只要到佛陀紀念館,放眼就可以瞻仰到佛陀的容顏,佛像的由來本源自於眾生的執著,佛陀因為到忉利天宮說法,優填王和一些弟子非常思念佛陀,於是請一位雕刻師以旃檀木雕刻了一尊唯妙唯肖的佛像,每天供養膜拜,一解思念之情。三個月後,佛陀回到人間見到佛像之後說:「我涅槃後,此佛像可以為四眾弟子作法事。」

佛法本來教導眾生要離相,事相無常,依緣而起,最重要的是要了解理體。但是凡夫眾生不容易立即了解究竟的理體,必須依循著相才能逐漸理解事相本空的義理。佛像是一種表法,一般民眾看到佛像內心會生起恭敬心、慚愧心和精進心,然後慢慢深入經藏,滅除無明,最後才能體悟佛陀所教導的甚深密義。

佛光大佛在今天舉行開光大典,除了開啟佛陀的智慧眼,也藉此儀式開啟眾生的智慧眼;深一層看,開光的意義是開啟自性之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每一位眾生都有佛性,每一位眾生都是佛;在為佛光大佛開光的同時,也打開了眾生的自性之光,這是開光的主要意義。

禪宗主張明心見性是修行最重要的過程,「不見本性,學法無益」,在表相上作功夫是不究竟的,經念得再多、佛拜得再好,如果沒有明心見性,還是沒有用處,因為習氣依然故我,只是多了一些佛學知見而已。憨山大師《費閑歌》說:「拜佛容易敬心難,意不虔誠總是閑;五體虛懸空費力,骷髏磕破也徒然。誦經容易解經難,口誦不解總是閑;能解不依空費力,口誦萬卷也徒然。」就是這個道理。

在今天佛光大佛開光的時刻,不僅表徵佛光普照十方世界,恩澤嘉被眾生,也希望藉此開啟眾生的智慧,見到自性之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