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盡頭 小報亂象遍布世界

戴定國 |2011.07.24
711觀看次
字級

英國媒體一直被稱作西方媒體的楷模,但擁有一百六十八年歷史的小報《世界新聞報》因竊聽醜聞成了「世界新聞」,向來秉持「新聞自由」理念而容忍媒體的英國開始了大規模關於道德、法律、新聞自由的爭論。英國《金融時報》稱,「艦隊街目前遭受的蔑視是罪有應得」。

倫敦艦隊街是英國多數媒體總部所在地,就如同華爾街是美國金融總部,都具有象徵意義。西方媒體早已習慣於商業模式,成功標準就是報紙銷售量和電視節目收視率;就這點來說,艦隊街、華爾街其實沒有兩樣。

倫敦大學媒體傳播學教授詹姆斯卡倫指出,「沒有一家英國小報會為了追求理想中的新聞道德,而放棄迎合受眾。在英國,新聞自由、隱私權的保護都可以透過法律做出不同解釋,但商業銷售量卻是媒體堅決不讓步的地方。」

為商業利益 無視道德

「是什麼壓力在驅使小報文化?」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稱,英國報業競爭激烈,把獨家報導和新聞報導的「新線索」視作榮譽和聲望。阿曼《觀察家報》認為,在西方,各報想盡一切辦法挖掘獨家新聞,因為這樣可以提高發行量。換句話說,為了商業利益可以無視道德。

在西方,媒體被稱為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第四權」,是要監督政府的。但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為了挽救低迷的經濟,西方實施一系列新自由主義政策。這不僅體現在經濟政策,也體現在各種社會政策上。有西方學者稱,「現在是自由與選擇的時代,而不是控制的時代。」

美國傳播學教授雪麗‧貝爾吉稱,「要想瞭解美國媒介,首先要瞭解的概念是,驅動美國媒介的中心力量就是賺錢的欲望:美國媒介是產業,巨大的產業。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利益而犧牲新聞的客觀、公正原則成為必然。

太超過,遭公眾唾棄

小報文化氾濫,除了媒體追求聳動,也因民眾並不總是相信公眾人物真如表面展現的那樣,希望看到揭露上層社會隱私的新聞,但當這種小報文化過度發展,超越倫理和法律限制,就會遭到公眾的唾棄。

無論英國、歐洲其他國家或美國,都有政要要求調查梅鐸新聞集團及其他媒體的類似竊聽的行為。「刨垃圾桶、買消息以滿足陰暗窺私癖」的小報文化,成為多國聲討的對象。

《圖片報》是德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聳動的標題和整版大照片常吸引眾多讀者視線。該報前總編輯迪克曼曾稱:「圖片報的目標就是尋找能震動人的題材。」在世界新聞報醜聞曝光後,德國也有人懷疑圖片報的新聞來源,有網友質疑,為什麼圖片報總能弄到其他人弄不到的資訊呢?

「世界新聞報就在我們中間。」德國《南德意志報》指出,「不要忘記:這樣的情況遍布整個行業,這只是揭開了冰山一角,而且這種事不只是在英國。在德國也有媒體聘請『臥底』,挖掘震撼故事。」

知的權利 也要有限度

俄羅斯也反思炒作「普亭緋聞」和「美女間諜」的小報是不是已越過界限。俄羅斯在蘇聯時代嚴控媒體,近年由於西方壓力,加上「現在不是控制的時代」這樣的理念,放寬了對媒體的控制。多家媒體改變風格,用各種聳人新聞吸引讀者。

不久前,媒體瘋傳總理普亭和體操皇后卡巴耶娃有一個私生子,消息來源是美國《紐約郵報》,也是梅鐸旗下媒體。普亭為此大感憤怒,斥責說:「沒有一個字是真的!傲慢又充滿情色幻想的媒體侵入了我的私生活,社會大眾有權知道公眾人物的生活,但也要有限度」。

無獨有偶,韓國最近也發生與《世界新聞報》類似的竊聽醜聞。KBS電視台被爆出,涉嫌竊聽韓國最大在野黨民主黨黨揆的辦公室,輿論將這起醜聞稱作「韓國版《世界新聞報》竊聽醜聞」。

韓國《國民日報》稱,「新聞目的是民眾『知的權利』,但無論理由多充分,都不能採取非法和非道德手段,這正是世界新聞報關門給我們的警醒」。

在美國,參議員洛克菲勒提出動議稱,梅鐸集團旗下也有許多美國媒體,因此應展開調查,確保美國人的隱私沒遭侵犯。

梅鐸老家 澳洲引以為戒

在梅鐸的老家澳洲,總理吉拉德表示,澳洲將引以為戒,改革相關法律,加強對新聞機構的監管。綠黨議員布朗表示,「如果不從嚴管理,以後艦隊街再發生任何醜聞,人們都會自然聯想到是不是又是澳洲人幹的」。

日本關西大學一位新聞學教授說:「小報文化的爭議是,媒體是否擁有絕對的自由?」他說,「與其問這個問題,不如問有沒有絕對自由的事物,答案很顯然,沒有。新聞報導自由也是有限度的,不能做犯法事情,揭露黑暗不能用黑暗的方式,人類共有的道德準繩應該遵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