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心 走在人煙稀少的路上

陳文馨 圖/心心南管樂坊 |2011.06.04
3335觀看次
字級

初夏午后,與久仰的王心心老師約在台北紫藤廬,促膝談南管。

紫藤廬已三十歲了,不是假日也人聲鼎沸,一群群都會雅士聚集品茗聊天,沒有人會特別注意誰。當她出現時,立即引來注目禮,梳理光潔的髮髻,身著寶藍色棉布唐衫寬裙,隨意的披掛藍橘色兩條棉質長巾,搭配橘色水滴形耳墜,體態輕盈,彷彿從古畫中飄下凡塵,她舉手投足慢、雅、穩、靜;隨行的兩位高徒魏伯年與駱惠賢,進退有度,溫文有禮,青春的容顏,素淨無染,透著南管人特有的簡約、含蓄。

「南管?是什麼?」

採訪王心心之前,我問一些朋友:「你聽過南管嗎?」

「是誰很『難管』?」夠勁爆!

「是一種音樂吧?」有點概念,似乎不太肯定。

「是吹管樂器嗎?」望文生義。

「妳說的是『南港展覽館』嗎?」#¥%◎*……

顯然,現今多數台灣人對「南管」是陌生的,但其實「南管」傳入台灣已四百年了。

南管又稱南曲、南音、郎君樂……,數百年來流行於泉州、廈門及南洋等閩南語系地區,以泉州古音即古河洛話為歌唱語言,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其演奏形式、樂器、曲牌、工〤譜(南管專用譜)等,均保存古代的遺韻,因此,被認為是中國古典音樂的活化石。南管最早出自宮廷,傳入民間後,成為騷人墨客間的文人清唱,基本樂器有琵琶、三弦、二弦、洞簫及拍板,南管彈唱的古詩詞,飽含音樂詩的韻味,「小型室內絲竹樂」當是南管最簡明的定義。

四百年前,南管從台灣的鹿港、台南等地「入境」,全盛的日據時代,凡道教、廟會、布袋戲等,皆演奏南管音樂,也是當年台灣父祖輩的休閒活動。在古樸幽靜的環境,演奏南管古樂,更能彰顯音樂的靜謐、清雅,因意境悠遠、沉靜徐緩,節奏快速的現代人難以適應,初聞者常感到昏昏欲睡,台大中文系教授曾永義曾說,「聽南管能睡著是南管的最高境界。」

現代人快步調的生活與慢節奏的音樂產生隔闔矛盾,南管漸與現實脫節。

曲高和寡尋知音

王心心生就古典氣質,舞台上的她,身段柔婉,音色清麗,盡顯南管音樂的純、淨、雅,出訪歐美時,讓迷戀東方的老外為之傾倒,被西方媒體譽為最具「東方古典美」的演唱家。

出生在南管的故鄉,福建泉州,在一村一館閣的全民音樂環境中薰陶,她說,「南管是我的搖籃曲,除了南管,我還真不知有其他音樂。」

從小精習指、譜、曲,無可選擇的唯一,成就她的專一,畢業於福建藝術學校的南管專科,擔任泉州南管樂團的專職樂師,擅長唱功的她,是今日兩岸乃至揚名海外的南管大師級歌唱家。

一九九二年遠嫁來台定居,王心心堪稱第一代的「新移民」,憑藉一身硬功夫與承先啟後的使命,她要南管在台灣發揚光大。她走進各大小校園、社區、社團,主動找學生學南管,當時鐘點費僅四百元,北市府每三個月只補助個人三萬元,直到二○○三年成立「心心南管樂坊」後,社團才獲得較多資源,她感謝樂坊每年定期演出時受到企業熱情贊助,「否則無法維持。」開班授課既耗氣也耗嗓子,在雲門舞集林懷民勸阻之下,王心心逐步將課程交由樂坊的年輕樂師魏伯年、駱惠賢接棒。

「苦」字未曾放心上

由於台灣新生代對南管的背景認識有限,王心心致力傳統,也推陳出新,為了吸引更廣泛的聽眾群體,她在創作上,汲取了南管最精華的音樂內容,嘗試與多種不同音樂藝術形式結合。例如近幾年來的創作,與德國男高音在中山堂同台唱舒曼,也曾與崑曲融合,與已故舞蹈家羅曼菲合作,苦心孤詣的努力,獲得社會賢達如嚴長壽、林懷民、蔣勳等人真情的支持。

曲高和寡的「南管」屬小眾藝術,推廣這種非主流音樂,不苦嗎?王心心停頓許久,一生以南管為志業,似乎「苦」字從未在她心上駐留過,她淡淡的表示,南管講究「慢工出細活」,四、五年才學會一首曲子,絕對不符合經濟效益,孩子學冷門的南管,家長總會考慮以後的出路如何?無法說服家長跨越藝術與現實的鴻溝,應是王心心最大的挫折,所以她對「心心南管樂坊」樂師魏伯年的母親、校長汪成琳由衷讚嘆,「感謝您將伯年送給南管。」

志在創作留後世

古董級的南管於二○○九年九月三十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人類文化遺產」,南管樂曲依內容分指、譜、曲,現存指套三十六套、純樂器演奏譜十三套、有歌詞的唱曲數千首,王心心表示,南管樂曲是文化珍寶,隨著時間的流逝,文化古董只會少不會多,如今傳唱的曲目不到百首,為了延續南管命脈,近年王心心已著手創作唐詩新曲。

南管樂曲要求音律、曲牌與各種樂器的演奏原則,且講究歌詞、聲韻與旋律、音調的契合,因此創作者須精通聲韻,因為規範多,近代已少有新作;全才的王心心,破除傳統「指套不能唱的窠臼 」,從書山曲海裡選出能唱的曲目,作為她創作的養分;身為南管人,早已甘於平淡,但談到自己的作品將世世代代永遠傳唱時,她的眼神有難掩的快樂。

快樂含蓄南管人

年輕的魏伯年、駱惠賢,潔淨清純、莊嚴穩重,沒有虛華輕浮的燥氣,他們自許為「南管人」。

蓄留著披肩長髮,語調慢調斯理,不慍不火,眼前這年輕人是心心南管樂坊樂師兼講師魏伯年,活脫是某個朝代的書生,緣於延續南管的責任,不斷轉世來人間。

魏伯年就讀北藝大大一時,首度接觸南管音樂,他回憶當時的感受唯「安心」二字;愛讀老莊的他,從南管聞到道法自然的味道,五人同台唱奏時,可以同時放下自我,達到和諧無私的境界,正與自己澹泊沉靜與世無爭的個性相合;已有竹笛與鋼琴音樂基礎的他,重新學吹南管洞簫,並禮拜台灣南管前輩黃承祧、蔡青源為師,為了貫徹學習,研究所繼續選讀台灣唯一的北藝傳統音樂系南管組,開始南管的學術研究。

四年前,魏伯年從王心心老師學習,目前擔任心心南管樂坊樂師與講師,海外演出的足跡已遍及法德加各國;浸潤南管至今七年,對他是怡情悅性的修鍊,南管的內斂沉穩已內化為生命的要素,他物欲清淡,不忮不求,唯一的雄心壯志是將南管音樂在台灣播種、生根。

心心南管樂坊樂師兼講師駱惠賢,則是王心心在泉州館閣發掘的南管奇葩。

駱惠賢有天賦的好嗓音,初二時曾與二位妹妹囊括惠安縣南管大賽前三名,在泉州家鄉大出風頭,大學暑假在館閣唱南管打工賺生活費,由於音質醇淨,名聲輾轉傳至王心心老師耳裡,去年被心心南管樂坊網羅來台。

駱惠賢樂見台灣學南管的族群逐漸年輕化,日前心心南管樂坊南管研習開新班,報名者俱是知識分子,有位清大學生對她說,「台灣太西化,他想學真正屬於台灣的藝術,於是找到可以代表台灣的『南管』。」

魏伯年、駱惠賢與一群南管人,自願負起繼往開來延續傳承的使命,安靜的、穩健的,用最南管的方式向世人介紹南管音樂,他們沒有冠冕堂皇的高談闊論,不見振臂疾呼的嘩眾取寵,這就是含蓄的南管人。

教人修為學慢活

台灣人已習慣被快速的節奏催趕著拚命向前奔跑,性情愈來愈粗暴,語言愈來愈辛辣,有識之士早已疾呼「慢食、慢走、慢活、慢……」。

南管的慢、穩、雅、靜與合奏時的和諧無諍,教緊張的現代人放慢步伐,放下自我,古老的南管教人重新享受自然簡單的生活,讓人們平心靜氣的慢活。

欣賞南管是生命的修為,別擔心聽不懂,聽到睡著也是性靈的昇華,至少,那一刻,全慢下來了!


王心心小檔案

六歲開始習南管。
師承南管名師莊步聯、吳造、馬香緞等人。
精習指、譜大曲及各項樂器,尤擅歌唱。
福建南音廣播大選賽第一名
1995年榮獲新聞局「金鼎獎最佳演唱獎」。
2004年以《靜夜思》獲金曲獎最佳民族音樂專輯。
2005年受邀法國參議院演出,西方媒體譽為最具「東方古典美」的演唱家。

心心南管樂坊歷年創作

2003 古與古的交融─古琴&南管《葬花吟》
2004 舞動南管─現代舞&小提琴&南管《天籟》
2005 戲動南管─戲劇&南管《王心心作場─胭脂扣‧ 昭君出塞》
2006 《王心心作場─琵琶行》
2007 《閩風澤─霓裳羽衣》
2008 《王心心作場─笑春風‧嘆秋途》
2009 《霓裳羽衣》南管崑曲新唱
《馬可波羅》
2010 《南管詩音樂─聲聲慢》
南管現代歌劇《羽》
《時空情人─舒曼與南管的邂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