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二○○萬長篇小說獎」--青春「不爽」正演出

周慧珠整理 |2011.05.15
1056觀看次
字級

「九歌二百萬小說頒獎典禮暨得獎作品發表會」圓滿落幕,新秀崢嶸的現象,將華文文壇「託付」及「傳承」的意義發揮得淋漓盡致,在華文界寫下歷史性的一刻,這也正是九歌出版社所樂見的。

從一百五十六件作品中勝出的是,張經宏的《摩鐵路之城》獨得獎金兩百萬元,其他入圍者包括徐嘉澤《詐騙家族》、周立書《口袋人生》、陳←青《小城市》,各得獎盃一只,並獲首印三千本版稅。

現場貴賓、台灣大學講授《麥田捕手》的王文興教授表示:生活裡不可能有創作,芸芸眾生都在生活裡打轉,能創作的有幾人呢?創作一概是從閱讀開始的,正如作曲家,一定是長時間細聆聽音樂,並且研究用心研究,才可能創作出好曲子。

一天只「創作」五十個字的王文興語重心長的說,長篇創作是艱苦的過程,一定要持之以恆,不但要有投注時間,更要集中注意力、專心。寫短篇小說要用心,寫長篇小說亦然,長篇小說並非短篇小說的稀釋,要有一樣的濃度

精巧諷世 慈悲感人

評審之一的季季表示,兩個多月的「苦讀」,在閱讀進入決選的作品過程中,經常問自己,看的是那一國的作品,時常陷入「這是那一國文學?」的困惑。「全球化」大浪下,年輕的作者們跟著虛擬浩瀚的網路流行,寫了不少以外國人名為主角,看起來像西方小說,但人物與背景又曖昧不明。也許他們想跟隨「文學全球化」的腳步,卻首先失去了中文小說創作的「文學主體性」。

同時,也感受到「二○○萬」獎金的光芒,似乎使得部分參賽者迷失了寫作的初心。為了角逐這項高獎金的榮耀,他們確實絞盡腦汁,無所不用其極的汲取西方暢銷小說的模式,或是大量編造離奇荒誕的故事情節,以為添加麻辣就能出奇制勝。

季季認為《摩鐵路之城》是一幅新世紀第一個十年的浮世繪;一部精巧諷世而慈悲感人的寫實作品。

全書的敘述背景在台中市,主要場景及敘述重點則包括學校(教育),餐廳(食欲),汽車旅館(情欲);其間還穿插流行服飾,流行歌曲,選舉與黑道,明星作家對讀者的性騷擾等等。幽微的敘述之中,深藏著年輕一代對當下社會的種種「不爽」。

「文學是緩慢形塑的過程,文本不斷在創作之中。」張經宏的寫作初心樸實謙卑,文字疏密有致,結構層次分明。最可貴的是,小說語言能生動掌握當代年輕人的詞彙,並貼近一般庶民用語。而且從頭至尾以一個十七歲中輟生的眼光,掃描他周遭的人物與事件;敘述邏輯與敘述觀點也緊密交織,前後統一。

任意揮灑 引爆封閉

評審小野認為:《摩鐵路之城》從結構上來看,它好像「只是」一個台灣版的《麥田捕手》,如果拍成電影,更可能「只是」一部校園電影的格局。整體的氛圍是極度封閉的,封閉得像一個個被鎖緊的壓力鍋,用字遣詞充滿著暴力和憤怒,使讀者讀起來極度不安。

可是,整部作品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作者刻意營造出這樣充滿暴力和張力的封閉的文體中,處處藏著引爆點,這些引爆點是對整個台灣整體迂腐的教育制度和毫無章法秩序的社會環境不停的控訴著。

作者在自己創造的封閉的結構中,任意揮灑著源源不絕的意念,顯得如此天馬行空悠游自在。回到一部好小說的基本條件,語言、形式和想表達的內容能搭配得如此天衣無縫,足夠了。

島嶼浮世繪 徬徨少年時

《摩鐵路之城》是張經宏向《麥田捕手》作者沙林傑致敬的作品,所描摹的背景雖是台中市,卻也凸顯了新世紀第一個十年的島嶼浮世繪;讓我們看見台中,也看見台灣。而心裡存著「不爽症」的少年吳季倫,其實也是當下許多徬徨少年的縮影

;他們的內心在不爽之中一定也懷抱著一個自我救贖的夢想。

張經宏表示,創作的初衷只是想寫一部青少年讀得懂、也還願意翻下去的作品。若一位青少年能閱讀自己文化裡產生的小說,也許整個社會的文化思為能更豐富、更飽滿。他樂觀的想像,他們之中有幾個願意在閱讀上自我挑戰,甚至將目光轉移到長養他們的環境上,慢慢滋養對環境的感覺、情感,那麼他就賺到更多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