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品格教育系列關懷篇--關懷是建立友愛社會的起點

 |2011.05.03
2883觀看次
字級

台東菜販陳樹菊多年來捐出近一千萬元,幫助兒童和孤兒、建立圖書館等,她說「以前沒有健保,生病都要去跟別人借錢,那種沒錢救命的艱苦,等你遇到就知道」。

南投的陳綢阿嬤罹患大腸癌,卻許願終身貢獻社會,數十年來義賣存善款,自行捐地,成立「陳綢青少年教育園地」,要為非行少年建立一個安置家園。

國內外學者談道德教育,多主張以關懷為主軸。因為道德源於關懷,關懷源於人最深刻的感受。陳樹菊、陳綢的善行義舉,出發點是對他人的關懷。

關懷是對生活展現關注,協助他人成長與自我實現。從這個角度看「放羊的孩子」,這個故事除了教育兒童「誠實」,也可透過尊重與關懷角度,引導兒童思考牧童的悲傷與懊惱,思考與理解當違反了道德原則說謊時,如何採取適宜的補過行動,這樣會更有教育價值。

所有的遠大理想,最終要落實到關懷的實現。教育目的在培養有關懷能力的人,課程要能讓學生有親身去關懷的實踐機會。關懷的意涵相當豐富,包括對自己、朋友、鄰居、陌生人、動植物、地球、觀念等的關懷;可以是直接展現對人的「關懷」,可以是間接的對事物與理念的「關心」。

關懷涵蓋六項主題:(一)關懷自己:對自我的理解、探索與利益;(二)關懷親密與周遭熟識的人:從被關懷者的感受出發,逐漸與其他人發展出關懷的關係;(三)關懷遠方的他人:理解自己無法與整個社會割離,學習不同的文化,培養感同身受、設身處地的能力;(四)關懷動植物及自然環境;(五)關懷人為世界:體察人類文明的價值;(六)關懷理念:體會這些理念與人生的關係。

任何人都不可能親身「關懷」所有人。但當我們擁有關心的態度時,會覺得必須為任何受難的人做些事。因此「關心」變成一種正義感。就是這種正義感的關心,要求人們努力建立一些情境條件,使關懷關係得以成長茁壯。

關懷的品格應自小培養。低年級以關懷家人、師友為主,培養主動關心別人的習慣。中年級以關懷生命為主,了解施比受更有福。高年級關懷社會,相信小小的力量也能讓社會更美好。

台灣社會有人關懷孤老,有人關懷心智障礙者,無論造橋、鋪路、蓋醫院,處處可見無私付出關懷的人。但我們更應把助人的眼光放遠,因此國中階段的品格教育,應擴及關懷環境,關心全球面臨的各類問題,如環保、飢餓、犯罪、疫病、人權等。

有多所大學實行國際志工計畫,鼓勵學生到海外,盡己所能幫助他人;外國發生重大天災時,台灣派出救援隊、義工團前往協助。這種國際關懷可以拓展視野,了解其他國的文化,可以與自身做比較、反省,更有助於學習。

儒家講仁愛,由「親親仁民」而「仁民愛物」,是民胞物與的精神,與關懷教育有理念相似處。更多的關懷教育,將為台灣培育無數陳樹菊、陳綢,建立更溫暖的友愛社會。

(十六之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