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人間佛教讀書會」對當代社會的教化意涵

覺培 |2011.05.01
1354觀看次
字級

星雲大師秉持「生活書香化」的理念,於二○○二年元旦正式成立「人間佛教讀書會」,透過計畫性的組織,期望展開全球性的讀書風氣,使佛弟子拾起佛教的經典,循序漸進地在佛法中找到斷惑證真的根本依據,為自己在不同階段的人生課題,創造終身學習的場域.並從對話反省中激發出集體創作的智慧,使提昇宗教信仰的生命層次。

「讀書」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參與讀書會的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也因此,致力於「生活書香化」的理想,不僅是「人間佛教讀書會」的使命,更是所有大眾視之為責無旁貸的努力目標。




過去在許多人的印象裡,佛教徒多半拿著「香」在香煙繚繞的殿堂中出現,鮮少看到佛教徒拿著「書」在寺廟的圖書館裡靜靜閱讀。回首家師從年青以文教起家,讀書、寫書、編輯書、出版書,到老了還掛念著佛教徒不讀書,想來就心生佩服!

二○○二年一月一日正式成立「人間佛教讀書會」,在接下了常住的派令,家師的叮嚀,期許佛教「生活書香化」的目標後,自己才開始面對許許多多的問題與思索。

 「讀書」與「讀書會」的差異在哪裡?參加佛教的「讀書會」跟聆聽一場「佛學講座」有何不同?對於一個忙錄到只想休息的都市人,對於讀書還留著惡夢的人,對於不喜歡出門的宅男宅女,或對於有閒卻不識字的鄉下人,什麼是吸引他們想來參加讀書會的理由?還有,面對當今人我疏離的社會,怎樣找到可以共讀的朋友?甚至,怎樣才能夠讓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需求、乃至在不同學佛階段,都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好書?

還記得,每走過一個地方推廣,就會遇見一些人善意的提醒:「讀書,如果換個輕鬆一點的字眼,應該比較受歡迎。」言下之意就是:「讀書」總是嚇跑一些人,大家很難跳脫出以往對「讀書」嚴肅刻版的印象。再有就是:「別再讀啦!要找讀書會的人好難,才說要去台東旅遊,不用特別找,就有三部遊覽車的人報名……。」邊聽邊思考,邊想邊懊惱,就如同自己到台北,台北人說:「休息都不夠,我們哪有時間讀書!」轉到鄉下,歐里桑說:「一輩子沒讀書,哪有習慣讀書!」本來還期待著一群能讀書、有時間讀書的退休老師,老師們卻說:「唉呀!我們可是終於『解脫』,不用再讀書啦!」

漸漸地,我終於明白家師的苦心,社會人不讀書,何以進步?佛教徒不讀書,怎能瞭解信仰的內涵?經典,倘若沒有深入,怎能智慧如海?沒有佛法,又豈能有辦法地因應人生種種轉折?沒時間讀書、沒習慣讀書、甚至自認為不用再讀書的心態,絕非一時得以改變,我不得不感到「生活書香化」的理想有非常多的困難,只有回山向家師請益。永遠記得家師那幾句充滿智慧卻又輕鬆的話語,至今依舊清晰:「讀書目的在於『讀做一個人,讀明一點理,讀悟一點緣,讀懂一顆心。』」老人家悠悠然地指點,我一字一句牢牢的記得:「讀書會,就是要將人人視為老師,要跟生活結合、讀來歡喜受用的,可以不拘泥於教室,可以走入山林水邊閱讀的終生學習。」這些話對後來成立讀書會,實在有了莫大的功能與影響。


跟生活結合

一個組織的形成,需具有其時代的需要,足以說服人的文化內涵,加上有效實務的方法。台灣社會雖沒有閱讀風氣,但對讀書這件事,幸好仍持肯定的態度。尤其在知識爆炸的年代,大家知道買書的速度,永遠趕不上出書的速度;看書的速度,也趕不上讀書的速度;面對浩瀚無邊的書籍,不是不知道要讀書,而是找不到讀書的時間跟想讀書的動力。怎樣跟生活結合,就得看看大家平日的生活到底在忙些什麼?

從台東三部遊覽車的思維中,聯想到在遊山玩水間,能否將閱讀帶入?喜歡登山的朋友,可以在登頂後,讀一篇好文章,砌一壺好茶,使身心充份休息。喜歡喝咖啡的人,可以在浪漫的咖啡屋,跟朋友品味一本好書,享受書中的樂趣。喜歡寧靜的朋友,可以找到寺院的一角,也可以在山林水邊,深思經典的智慧。讀山、讀水、讀書、讀人、讀自己活生生的歷程,讀書會可以走入公園、社區、公司、客廳,只要不給自己添太多的「額外」,就在生活的各種機會中,讀書會便可以存在。掌握到這個關鍵,所有生活中加入了讀書「會」的元素,不僅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凝聚了團隊的共識,還結交了更多的知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