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科技與禪定

永本 |2011.04.10
942觀看次
字級



二十一世紀的科技文明,隨著工業技術愈趨多元成熟,無論衣、食、住、行、工作與娛樂,都帶給人類生活品質的提升與便捷,真是功不可沒。所謂「雲端科技」即是指網際網路,舉凡電子郵件、檔案傳輸、遠地登錄通訊、遠端對話等,或上網上課進修、搜尋資料、影片欣賞、各種物品行銷、個人部落格……,現代生活所需無不具備,真不知還有什麼是網際網路不能做的?

而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與便捷,人們生活型態逐漸改變,生活太過便利的結果,導致社會充斥各種萎靡現象,品格道德的挑戰、社會新問題的產生,更是層出不窮。聰明的人類,要如何應變?對於現代人來說,「禪定」就顯得相當重要。

科技對人類的影響

科技文明的日新月異,已經深入影響人類社會的各個層面,舉凡食、衣、住、行、育、樂、環境、生態等等,不斷提升、進步、富裕,科技也成為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體。

例如人類的歷史,多依賴文字記錄流傳,才得以存續至今。早期的文字記錄載體,多屬甲骨、青銅器、石頭、竹簡等天然材質;紙張、印刷技術的出現,加速資訊的傳播與文明累積;而近代攝影、電腦、數位科技的發展,無論文字、圖片、影片、多媒體,都可以透過電腦網路傳輸來傳播、記錄,不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世界彷彿就在眼前。

但是電腦網路也帶來不少困擾,如網路中毒、資料被侵害盜取、色情充斥、是非不分的輿論、網路交友受騙、人情疏離等等。

科技對人類的利弊得失,端視使用者的用心。應用科技的同時,應樹立自己的價值觀,把握自己的生活品質,注重身心靈的健康,當然,這是需要「禪定與智慧」的。

禪定的本質與應用

「禪」是人人本具的清淨心、諸法的本質,「禪」在定中才能產生無上的智慧,以無上智慧印證一切事物的真如實相,即是「禪定」。

《六祖壇經‧坐禪品》云:「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對「外」,面對五欲六塵、世間生死諸相,能不動心,就是「禪」;對「內」,心中沒有貪愛染著,就是「定」。對上根利智者而言,禪定並無一定的形式,所謂「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只要念念覺照當下,修一切善而不執著所修之善,斷一切惡後不再為一切惡所縛,當下這念心便是「禪」。

對於身陷繁忙事務的現代人來說,修行「正定」無疑是去除紛雜的煩惱,使內心清淨,產生智慧的重要因素。一般人對外在世界花費太多時間,卻極少關注自己的內心,使得內心的覺性不夠,常被外界左右,被外物主宰,隨波逐流,被命運捉弄。如果每天抽出一點時間修行正定,放下思慮,培養六根接觸六塵,對世事的洞察力,看清事情的真相,從而簡單、直接地解決問題,就能獲得身心的自由;面對科技文明時,就懂得抉擇「想要或需要」,樹立自我生命存在的價值,找回純淨的內心而自在生活。

科技與人文並進

發展科技的同時,應重新檢討、思考人類的未來,使人文關懷與科技文明並駕齊驅,發揚人性的美德,維繫世界人類的共同福祉。如果不懂得運用智慧慈悲,只一味追求科技發展,可能帶來不可預測的災難。

從這點也就可以了解,為什麼菩薩永遠忙不完,因為不同的眾生、不同的根器、不同的時代,就有不同的問題,菩薩的實踐力行,也像科技發明一樣,代代有新東西出來。科學發明無止盡,人類身心靈的問題也無止盡,菩薩的行願也就更無止盡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