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觀講座‧摩訶止觀】 正修行--觀禪定境 41

永本 |2010.11.24
572觀看次
字級

明道品

所謂「善修道品」:若從「通論」而言,十法界都含有「身、受、心、法」四項。十法界因緣中的色蘊,皆名為「身」;一切的感受,皆名為「受」;一切意識,皆名為「心」;一切想、行,皆名為「法」。

若從「各別」來說,十二因緣可觀為「身、心、法」念處所含攝。

十二因緣的「名色」支中取「色」;「六入」中取五入(不含「意入」),「觸」中取五觸、五受(不含法處、法受),「生、死」支各取「色分」,以上皆名「身念處攝」。「名色」支中取「識分」,「六入」中取「意入」,「生、死」支各取「識分」,皆名「心念處攝」。「無明、行、名色」支中取「想、行」,「觸」支中取「法觸」,「愛、取、有、生」支中取「想、行」,「死」支中亦取「想、行」,皆名「法念處攝」。如下圖:




或是說:「無明」是過去的愛執,而「愛」是汙穢的五陰。若是從現在的角度來說:「無明」屬於「法念處攝」;「行」,也是「法念處攝」;「識」,「心念處攝」;「名色」,兼含「身念處與心念處攝」;「六入」緣六塵,「塵」為「法念處攝」;「入」(根),「身念處攝」;「觸」,「法念處攝」;「受」,「受念處攝」;「愛」,汙穢「身念處與心念處攝」;「取」,「法念處攝」;「有」,屬於行,故是「法念處攝」;「生」是色起,屬於「法念處攝」;「死」是色滅,「法念處攝」。

從觀為不思議境的角度而言:觀通論、別論的十二因緣,緣諸「色」,非垢非淨,能雙照垢淨,名「身念處」。觀諸因緣「通、別」的各種「感受」,非苦非樂,雙照苦樂,名「受念處」。觀諸因緣「通、別」之「心識」,非常、非無常,雙照常、無常,名「心念處」。觀諸因緣「通、別」之「想、行」,非我非無我,雙照我、無我,名「法念處」。此四念處,能破十二因緣中八種顛倒,將八顛倒轉成四枯、四榮,亦是非枯非榮,中間入涅槃、見佛性也。

注釋:

{1}五觸:謂滑性、澀性、重性、輕性、冷飢渴等。

{2}五受:苦、樂、不苦不樂、憂、喜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