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影冥思集】看似雜書卻營養豐富 -馮侖的《風馬牛》

陳念萱 |2010.10.10
1033觀看次
字級

北京乾女兒送我這本書,因為:「書中提到了不丹之旅的感想,很有意思……」短短幾天的行程,公眾型的企業家們看到了什麼?

在貴州有同樣的山路與壯闊的山水,甚至更豐富多樣的人文傳統文化,小小不丹王國有何吸引人的優勢?

搞出版的人都有不成文的編輯模式,為因應市場而層出不窮的創意行銷激盪,卻依然要有邏輯地規畫,也就是不能跳脫既定的範疇;如同一篇文章的好壞,有時甚至不是內容給與讀者的養分,卻必須取決於標題衍生出來的思路,是否能順暢地打動人心,成為所有專業編輯們的職業性堅持。

《風馬牛》在編輯領域裡的邏輯概念,肯定是草率成軍,如風馬牛的隱喻般天馬行空,卻能引人一翻開便迫不及待地閱讀到底,最終吸收了並未期待的意外養分。

進出不丹十餘回而相關著作五、六本,讓我有幸相繼為兩岸的頂尖企業家們導覽不丹,近距離地接觸幾天後,得出一個結論:「普羅大眾的思維與企業領軍者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學習的態度。」這群理論上每天吃香喝辣的領導者,資產足以跨越好幾代不愁吃穿,卻為何始終興致勃勃地好學不倦?一個爬到高峰之巔的人,還有什麼可仰望的?

企業界的教育家,如何讓企業在賺取第一桶金之後,再加倍地成長,而始終維持優雅的悠閒風範,是作為職業董事長的使命,馮侖如是說、如是行,行之有年。他如何持之有恆地維繫獨門企業文化,而影響周遭人也起而效尤?

我們常以為有錢人是因為好命,馮侖的經驗告訴我們,悠遊又詼諧地拚命,才能借力使力地發揮瞄準目標的作用;而這需要不斷因時因地的學習動力,與經年累月積存的雄厚專業;這份專業,不是學校裡的知識,卻是且戰且走而屹立不搖的堅定與誠意,才能維持開放的胸襟而不撞「邪」。「邪」的定義,書中有非常生動的描繪。

馮侖最精采的經營理念,既非青少年時期的忠黨愛國,亦非功成名就後的開闊視野;整本書從少年日記、旅遊心得、媒體雜談、名人對話、網友問答乃至企業管理,走過了獨有的快意人生,而在尾聲才曝露出「專業」董事長的規模與宏觀。除了企業體制內的常態性教育培訓,連董事會的成員都必須納入教育規範裡,讓每一次董事會成為集體成長營;這樣的企業,受到國營機構青睞,成為長期相輔相成的合作夥伴,是必然的趨勢。

被譽為企業界的哲人,但我認為他更像個教育家:把所有古今中外的哲學思想,都融化為教育企業體的資源,再從生活經驗裡汲取更新鮮的哲學理念,而古今交會地左右滋養,再端出來跟大家分享。只要願意聽,他都很勤奮地說,而且鉅細靡遺地具體答覆,不論精闢獨到與否卻絕不含糊,一如他的經營風格。

我最受感動的是馮侖與王石之間的教學相長,輕易地跨越了同業間的常態競爭,而更相知相惜地彼此扶持;人生至此,才稱得上「快意」吧!多少英雄人物的渴求,也不過如此,亦如黑澤明用影像詮釋的武士道,尋求的並非殺戮戰場,卻是百年難得一見的「齊鼓相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