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國中小學習理財的商榷

 |2009.07.31
1639觀看次
字級

教育部最近動作不斷,連續推出與升學相關的重大變革,包括高職生可以憑四技二專的統測成績進頂尖大學、學測與指考兩大升學考試合一、配合十二年國教的施行,民國一○

一年起,基測只考一次。

最近,教育部再宣布,民國一○○年起,「理財」知識正式納入中小學課程,並在一○三成為基測考題。

相對於傳統的國、英、數、理、化等教學、考試科目,「理財」是新增的另類學習,教育部有鑑於國內詐騙集團橫行,受騙上當者比比皆是,形成嚴重的社會問題。推其原因乃在於國人缺乏理財的風險觀念,以為天下真有不勞而獲的財物。

去年全球金融海嘯,讓無數追逐基金、股票、連動債等複雜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投資人大為受傷、甚者一無所有。原因無他,所謂的「投資」,不少人其實是「投機」,在完全不了解操作金融商品所需的資訊下,聽信不負責的理財專員推薦,就把自己辛苦賺來的錢投入市場,以為大把鈔票可以輕鬆落袋,結果卻是血本無歸、負債累累。

生活在知識經濟的時代,大至國家財政、小如個人理財,都需要對整體經濟情勢有基本的了解,以免盲目投資。但國人普遍有財經知識不足的問題,又缺乏有效、方便的學習管道,金管會即指出,國內成年人的金融知識平均才五十四分,學生族群更只有四十九分。

教育部與金管會合作,擬訂理財課綱與教材,是希望由最根本的教育著手,培養未來國民的理財概念與知識。就現代國民應有的素質而言,這樣的政策出發點是好的。

但這份第一次由政府教育與金融單位聯手擬定的教材,卻有理財專家指出多項觀念與事實上的錯誤。例如,教材要求「不要借錢消費、投資」,這就違反了股市逢低買進的原則,也可能阻礙資金流動,無助刺激景氣;正確的觀念是「不要過度負債」。教材中有關信用卡的部分,在「最低應繳款金額」與「是否收取年費」也停留在二年前的規定,與目前銀行的做法不符,可能誤導學生。

而最值得商榷的是,「理財」的觀念,在非都會區的家庭與學校,是一個相對陌生的領域,學校老師是否有能力教授?學生又能不能把這個觀念與自己的生活相連結?而對弱勢家庭的學生而言,上課時,是否會引發自卑?教育部打算由國小開始教理財課,但這個階段的學童能不能理解理財的意義?

將理財知識納入國中基測考試,也引起爭議,反對意見認為,如此又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種種問題,都有待教育部進一步考量、修正。

教育部連續提出重大教育政策,讓人感受到政府重塑教育板塊的用心,目的是使學生在更合理的學制中,盡可能成為一個能適應現代社會的「全人」,值得肯定。但同時也要正視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及提出周全的配套措施,新政策才能竟其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