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教育部推動大專院校弱勢學生助學計畫,家庭年所得低於七十萬的學生,可獲一萬至三萬五千元不等助學金,高雄縣有大學審核申報資格時發現,開雙B、穿名牌的學生竟也在列,由於舉證資料符規定,只能受理。樹德科大學務長鄭時宜認為這種「假弱勢」,已排擠真正弱勢學生。
多所大學執行教育部弱勢學生助學計畫,這學期起要求申請學生須達一定時數義務服務,引發反彈,遭投訴的包括樹德科大、台南科大等校。
樹科大學務長鄭時宜昨天表示,弱勢學生助學款項部分來自大學自有資金,教育部也鼓勵申辦弱勢助學金的同學,能在校內從事服務性工作,學習「自助人助」精神,此政策轉變並無任何貶低窮學生的意味,反而值得支持,但有學生及家長不諒解。
她說,教育部推助學計畫是美意,但過去審查資格時,因以學生家庭年所得為唯一依據,結果有些學生家長收入根本無需報稅,他們竟也「鑽漏洞」,以年所得低於七十萬的名義提出申請,令人質疑這種補助措施,未能用所當用。
鄭時宜表示,在校內,她就碰過一名開雙B車款的學生詢問,「老師,我要去那裡辦弱勢助學金?」讓她傻眼;也有些學生,全身不乏名牌,但舉證申報的資料卻又符規定,令審查人員無奈。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也遇過上述情形,但高科大表示,今年各校增設「排富條款」,增加不動產等存款利息的限制後,至今還沒碰到「假弱勢」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