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超級食物緩解糧荒危機

潘楠慕 |2019.08.18
2163觀看次
字級
素食風潮興起,讓許多企業 投入研發,改變了食品產業。 圖/法新社
健康和環保意識抬頭,讓許多人決定加入素食行列。圖/法新社

編譯/潘楠慕

由德國食品公司克諾爾集團( Knorr)和英國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UK)合作發表的報告指出,有50種「未來食品」(future foods)既有益人體健康,又能兼顧環保,幫助拯救地球。

所謂超級食物,泛指「對健康極為有益,甚至可能對某些疾病有幫助的食物,或者非常營養的食物」,例如最近幾年相當熱門的藜麥(Quinoa)和奇亞籽(Chia seed)。

這些食品有些隨手可得,有些則不常聽聞,至於大米、玉米、小麥等人們熟識的穀物,是人類的主食,但隨著全球人口持續增加,自然資源不斷減少,現有的食物勢必出現短缺,但「未來食品」將有助解決這個問題,以下列舉其中5種較不為人所知的食品:

辣木(Moringa)

辣木樹的樹葉可磨成粉末,用於製作類似冰沙的濃稠泥狀果汁思慕昔(smoothie)、湯、調味料以及茶。由於營養豐富,富含維他命A、C、鈣和鉀,樹木許多部分還可製成藥材,治療疾病,被譽為「奇蹟之樹」。

辣木樹原產於南亞菲律賓和印尼等地,生長迅速且抗乾旱,其樹葉一年約可採摘7次,通常人們會直接用辣木樹葉做湯,也有人製成煎餅。

辣木樹的豆莢則可製成調味料,豆莢中富含油酸,形成對人體有益的優質膽固醇。

非洲穀物(Fonio)

Fonio目前尚無中文名稱,這種作物近來備受重視,因為種植過程無汙染,且不含麩質(gluten),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對麩質過敏或消化有問題的人也能放心食用。Fonio富含多種必需氨基酸,被喻為下一個藜麥。

Fonio(有人把它音譯為福尼奧米)是一種非常古老的非洲穀物,有點像古斯米(couscous,或稱蒸粗麥粉),不僅營養豐富,且口感細緻,口味則略帶堅果風味。

研究顯示,古埃及人5000年前就已種植Fonio,這種作物能夠抵抗乾旱,且生長期短,大約60至70天即可收成。此外,Fonio含有大量鐵和鎂,營養成分極高。

裙帶菜(Wakame)

日本養殖裙帶菜海藻(或稱海帶芽)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近來法國、紐西蘭和阿根廷等國家也開始種植。裙帶菜可以常年收穫,養殖過程不需使用化學肥料或殺蟲劑,不會傷害自然環境。

裙帶菜含對人體有益的omega-3脂肪酸,其中一種棕色的裙帶菜還含有大量的褐藻多糖硫酸酯(fucoidan),研究顯示,這種膳食纖維可能有降低血壓、抗凝血甚至抗腫瘤的功能。

專家並指出,裙帶菜也是碘的重要來源,相當適合素食者或是較少食用肉類的人。不過由於碘含量過高,食用時應適量。另外一點較令人遺憾的是,儘管裙帶菜本身很環保,但由於海洋汙染嚴重,可能導致裙帶菜的重金屬含量過高。

班巴拉豆(Bambara bean)

班巴拉豆是非洲傳統豆類,但目前也在泰國、馬來西亞等地種植。這種作物能夠適應極度貧瘠的土壤,更驚人的是,它可以釋出氮肥,讓土壤更肥沃,有助環保。

班巴拉豆富含蛋白和蛋胺酸,對促進人體血管生長以及鋅的吸收相當重要。

仙人掌葉(Nopales cactus)

仙人掌是典型的墨西哥食品之一,可以生食、熟食或是製成果醬、果汁等,在中美洲、南美洲、澳洲以及歐洲均可見。但過去不為人知的是,仙人掌葉的萃取物具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二型糖尿病患者服用仙人掌萃取物,能有效降低血糖濃度。最近的臨床試驗還顯示,仙人掌中的纖維,可幫助人體代謝出更多的脂肪。

不過,專家強調,這些試驗目前仍位於初期階段,尚未確定是否真有療效,並可能產生腹瀉、噁心和腹脹感等副作用,食用時仍需謹慎。

一杯咖啡多少碳排? 特種計算機告訴你

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建議,人人都可改變自己的日常習慣,以減少碳足跡,為減緩氣候變遷貢獻心力,例如對住宅做保溫絶緣處理以減少使用空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減少無謂的商務旅行。

除此之外,IPCC也提出飲食方面的建議。不僅減少肉、奶、奶酪和奶油的消費,多選擇本地生產的當季蔬果,且減少浪費。

飲食對環境的衝擊,雖然不如工業、交通那麼直接,但全球氣候大會提出的研究報告指出,減少飲食中的肉類和蛋奶類食品,是人類減少對環境衝擊的最具體貢獻。

牛津大學的這項研究表明,食品生產排放的溫室氣體占地球碳排放的1/4。若把飲食清單中的肉類和乳製品刪除,就足以把個人的碳足跡減少2/3。另外,巧克力和咖啡大部分種植在原本是熱帶雨林的地區,碳排放自然較高。

專家指出,要減少飲食的碳足跡,除了選擇食物種類,來源也相當重要。例如,放養的牛和砍伐森林後開闢牧場飼養的牛,後者的碳排放量就比前者多10倍。

至於個人的飲食碳足跡如何計算,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員波爾(Joseph Poore)和瑞士農業生態與環境研究所的尼米查克(Thomas Nemecek)提供了一個簡易的計算工具(https://www.bbc.com/news/science-environment-46459714 ),可以立即算出各種食物每年產生的溫室氣體數量。

波爾和尼米查克研究了40種常見的食物和飲料,調查其溫室氣體排放以及生產過程中消耗的土地和水資源,製成這個「氣候變遷食物計算機」。想要透過飲食習慣的調整協助改善氣候變遷,可以利用這個工具幫忙做決定。

吃素風潮 改變食品產業版圖

隨著健康、環保等意識的帶動,全球減少或不吃肉的風潮興起。由於消費者的喜好發生變化,食品產業也隨之改變。

以歐洲為例,多數民眾對社會議題高度關注,對於吃肉導致氣候變遷加劇的擔憂,讓許多人決定遠離肉類,成為完全不吃肉、蛋和乳製品等動物食品的純素食主義者。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報告指出,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有一成五來自畜牧業。

此外,許多人也因為健康意識決定捨棄肉類。研究指出,肉類含有高熱量,容易導致肥胖,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另外,研究也指出,肉食者罹患糖尿病、癌症的機率高於素食者。

大批消費者的飲食習慣改變之際,食品業者也隨即調整策略,最顯著的例子,就是推出口感甚至外觀都與真正肉類相同的產品,但原料則是大豆和小麥。如此一來,即能滿足短時間內難以放棄肉類的消費者,也顧及了健康和環保。

植物肉的研究早在50年前就已啟動,最初的目標客群是素食主義者。隨著愈來愈多大型公司投入研發和創新,植物肉的味道和口感持續改善,並受到素食和非素食消費者歡迎。

雀巢公司已開始在歐洲銷售植物肉漢堡,也準備推出其他產品。該公司執行長施耐德(Mark Schneider)直言,「植物肉的未來比肉類更加光明」。

美國新創企業Beyond Meat也已推出植物肉漢堡,以豌豆為主材料,並含有氨基酸和礦物質。

該公司的產品相當暢銷,並已在美國上市。執行長布朗(Ethan Brown)指出:「我們正全力改善,目標是讓植物肉更類似真正的肉品,吸引更多消費者。」

Beyond Meat的競爭對手Impossible Foods也相當成功,該公司聘用大量生物專業研究人員,成功開發出植物漢堡肉,目前美國大型連鎖店漢堡王已開始供應這種漢堡。

市場調查機構Zion Market Research推算,全球植物肉市場規模,在2025年時將達212億美元,雖然還遠低於肉類加工市場,但也代表植物肉市場有極大成長空間。可以肯定的是,這股風潮,將吸引更多食品業者加入,讓這個產業持續轉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