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鬆 塑造日本職場新文化

潘楠慕 |2019.05.26
2030觀看次
字級
寬鬆世代的自我意識升高,塑造職場新文化。圖/美聯社
日本的上班族過去超時工作嚴重,淪為「社畜」。圖/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

日本的過勞文化惡名昭彰,許多上班族成為典型的「社畜」,意指「會社(公司)」和「家畜」的組合,有如家畜般耗盡心力。所幸,這種風氣已經改變,日本的「寬鬆世代」逐漸擺脫過去的惡習,朝兼顧工作與家庭的目標邁進。

日本的第一次嬰兒潮世代是一九四七至一九四九年出生的族群,被稱為「團塊世代」。他們步入職場時,日本經濟正重新起步,許多年輕人必須自力更生;他們普遍認為努力就會獲得回報,也自願犧牲個人和家庭生活,全心全意為公司奮鬥,雖然創造了經濟奇蹟,但這種態度也成了過勞文化的基礎。

隨後,一九五○年代後期至一九六四年出生的「新人類」世代成為主流,此時日本企業蓬勃發展,國際地位提高,商業環境成熟。這個世代開始注重工作的品質,但由於企業正快速成長,工作量激增,負荷量仍相當龐大。

隨著日本進入泡沫經濟時代,上班族的工作方式出現巨大的變化。熱錢不斷湧入日本,經濟形勢一片大好,求職相對容易,年輕人的想法開始轉變,認為工作並非公司施予的恩惠,而是自己創造。工作的目的不僅是養家活動,還包括成就感與自我價值的肯定。

泡沫經濟破滅後,「團塊二世」(又稱冰河期世代,一九七○至一九八四年出生者)陷入求職極為困難的環境,這個世代也被稱為「失落的一代」。

這個世代的上班族對新科技和網路相當熟悉,也有許多女性進入職場,夫妻均有工作的數量持續增加。他們的心態已與過去的世代不同,包括對公司的忠誠度和家庭觀念。他們不像過去的世代,往往一進入公司就效力到退休,會為了待遇或理想而離職、跳槽。他們也意識到以前的過勞文化並不合理,嘗試追求生活的平衡。

和歐美國家相比,日本的過勞現象仍相對嚴重,但近年來逐漸改善,政府也積極改革。首相安倍晉三去年便宣告,要「努力改變長時間勞動」,加速扭轉習慣性加班的傳統,並鼓勵女性邁入職場,推廣同工同酬,消除不合理的差別待遇。

因此,日本已通過「勞動方式改革相關法案」,大幅修改勞動基準法,並懲罰違規企業。這些努力已開始出現成效,辦公室到了深夜還燈火通明的狀況逐漸減少,上班族回家時間也不斷提前。

一九八七至二○○四年出生的「寬鬆世代」,觀念更為不同。他們求學時,日本當局推行「寬鬆教育」,使學業方面的負擔大幅減輕,讓這代人更注重自我。他們的工作目的,不只是生存,更相當在意如何充實自我。此外,他們對公司和主管的看法也和以往不同,不再唯命是從,比上一個世代更重視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隨著最新世代成為職場主力,他們的看法也開始影響職場文化。許多企業已意識到,必須改變過去的作風,塑造對新世代具有吸引力的工作環境,才能持續留住人才。寬鬆世代日益壯大,也開始創造不一樣的職場新文化。

遲到好?守時好?時間哲學各國不同

工業革命以來,許多領域都在與時間賽跑,守時的觀念也普遍被視為美德。然而各地文化不盡相同,也有一些地區的觀念相當有趣。遲到在某些國家被視為失禮,但在另外一些國家卻無傷大雅。

以沙烏地阿拉伯來說,參加會議遲到半小時並不為過,這是因為他們長期生活在沙漠裡,守時並非生活中的優先事項。另外,在工作會議或社交聚會上看手表,會被視為失禮的行為。

印度的節奏也相當緩慢,印度一名小說家的作品,似乎可以為印度的觀念做個有趣的註解;「在我們這樣的國家,人們關注的是永恆,幾乎注意不到時間的小碎片。」從語言方面來看,印度對時間的概念很有趣,「kal」一詞在印度語中同時有昨天和明天的意思,也因此,遲到並不算大事。

位於南美洲的巴西給人的印象是熱情奔放,他們對遲到也很寬容。至於社交場合,準時到達甚至可能被當成沒禮貌,因為主人或許都還慢條斯理地在準備接待作業。希臘對於守時的觀念和巴西類似,社交場合遲到半小時非常正常。

位於非洲的迦納,對時間的概念也很獨特:如果大家都遲到,就不算遲到。會議時間非常彈性,即使已約好明確時間,也不用期待所有人會如期出現。迦納人的心態可能被其他國家的人視為散漫,但他們認為,即使無法完成工作,明天還是能繼續進行。

德國的民族性就能以嚴謹來描述,他們非常注重守時,許多人習慣在會議預定前十分鐘到達,這種習慣可能源自於工業社會。

另外一個時間觀念極為嚴謹的國家是南韓,在儒學的影響下,他們對生活許多方面的要求嚴格,例如尊卑、守時。遲到或失約,在南韓會被認為是粗魯、不尊重對方或會議的行為。

日本對於守時的態度,可以用「崇尚」來形容。日本人對許多事物的要求極為精細,包括時間;以大眾運輸工具火車為例,準點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七,更驚人的是,他們對準點的要求是在一分鐘以內。在其他國家,列車誤點可能是日常瑣事,但在日本卻足以成為新聞焦點。

長期超時工作 有害身心健康

近來,「996」成為議論話題。這是指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每周上班6天的工作型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一席「996是福氣」的談話,更引發多方批評,顯見年輕世代的想法已開始轉變。

中國大陸科技業的工時問題,已成為關注焦點。這種態度源自於目前位於領導層的世代,他們普遍認同長時間勞動和學習是事業成功的不二法門。過去,由於薪資偏低,許多人必須仰賴加班才能賺取所需收入,導致加班成為司空見慣的現象,甚至有許多人是在沒有加班費的情況下超時工作。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針對33個國家地區進行的調查顯示,平均每天工作時間最長的是墨西哥,達379分鐘,日本排名第2,為360分鐘,南韓為287分鐘,中國大陸則達308分鐘。

相較之下,歐美國家的每天平均工時低了許多,美國為271分鐘,德國為227分鐘。

過去,亞洲地區經濟快速成長確實和勤奮相關,但近來的研究顯示,長期超時工作會損害身心健康,而且會導致勞動生產率下降。不僅如此,生育率低迷也與超時工作有關。

日本調查發現,製造業從業人員的生育率,只有美國的7成,服務業更只有美國的5成。

更令研究人員擔心的是,勞動生產率和生育率的下降成為長期惡性循環。生育率低迷使人口萎縮,導致勞動力不足,許多企業的應對之道,是以加長工時來彌補,讓狀況日益惡化。如此以來,勞動生產率持續下降,經濟成長率難以提振。

學者指出,要推動經濟成長,必須設法擺脫這種惡性循環。當局和企業必須了解,唯有營造和理的工作環境,才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員工的生活型態成長,生育率可望隨之提高,改善人口萎縮的現象,如此一來,就能夠邁向良性循環。

少子化嚴重的日本,已開始採取各項措施改善這個問題。在政府和企業合作下,已開始改變。要求工作時間正常甚至縮短的企業愈來愈多。經濟結構和日本類似的南韓,也逐漸往正常化發展。

奮鬥精神固然重要,但效率更是關鍵。中國大陸過去人口眾多,能夠以較廉價的勞力換取成長,但隨著生育率下降,預期2027年將進入負成長,必須盡早研擬對抗高齡化和勞動生產率下滑的對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