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為何媽寶變多了?

文/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 譯/徐碧貞 |2018.12.23
3473觀看次
字級
圖/心靈工坊出版社提供

文/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 譯/徐碧貞

通常,認同於永恆少年原型的男性,會在青少年心理階段維持過久,也就是說,那些對十七、八歲少年來說是正常的特徵,會一直持續到他往後的人生,同時,大多數的案例也會過度依賴母親。這些帶有顯著母親情結的男性,如同榮格指出的,會有兩個典型問題:分別是同性戀及風流公子哥唐璜一族(Don Juanism)。

如果是在第一種情況,對異性的力比多(libido)能量仍然和母親綁在一起,母親就成了唯一的愛戀對象,於是他無法與另一個女人經歷性愛,因為如此一來會讓這個女人成為母親的競爭對手,因此性的需求就只能透過同性得到滿足。通常這樣的男人欠缺陽性,同時也在伴侶身上尋找自身所欠缺的。

而風流公子哥唐璜的情況則是相同問題的另一種形式。在這樣的案例中,他們在每個女人身上找尋母親的意象──也就是那種可以給男人一切,並且沒有任何缺點的完美女人意象。換言之,他在找尋的是帶有母性的女神(mother goddess),因此,每當他對女人感到著迷,最後都會因為發現她不過就是個普通人而感到失望。一旦他與她的關係變得親密,魅力感就全盤消失,他帶著失望轉身,只能再將這個意象重新投射到下一個女人身上,一個又一個。他始終渴望的是帶有母性的女人能將他攬入雙臂,滿足他一切需求;這通常也伴隨著青少年期會有的浪漫態度。

一般而言,他們對適應社會有著極大的困難,在有些案例中,也會出現錯誤的個人主義──說明白些,就是因為認為自己是獨特的,所以不需要適應,對於這樣一個被埋沒的天才來說,適應社會是不可能的。此外,當在面對其他人時也會有種自大傲慢的態度,這源自於自卑的情結以及錯誤的優越感。這些人通常會有極大困難去找到對的工作,因為無論他們找到什麼,他們都會感覺不太對勁,或者覺得那不像是他們心中想要的,永遠都會有讓他覺得不滿意之處。遇到的異性也從來都不覺得是對的女人,可能會覺得她當個女朋友還不錯,但是……,總是會有「但是」以避免進入婚姻或給出任何明確的承諾。

墮入暫時性的人生

這也帶來某種形式的精神官能症,英國的分析心理學家貝恩斯(H. G. Baynes)將之描述為「暫時性的人生」(provisionallife),那是一種奇怪的態度及感受,使人覺得自己還沒有進入真實的人生。此人在當前的狀況下做這個或是做那個,但無論是女人或是工作,都還不是他真正想要的,總是幻想著未來的某個時間點,真正想要的就會出現。

如果這樣的態度延續下去,就意謂著此人會內心持續拒絕在當下給出承諾。其中也常會多少帶著救世主情結或是彌賽亞(Messiah)情結,私底下認為有一天自己能夠拯救世界,無論是在哲學、宗教、政治、藝術或其他領域,那最終的論述將被發現。甚至會進一步演變成典型的病態狂妄自大,或是比較輕微的顯現在時不我予的想法中。

這類型的男人最害怕的就是被與任何事物綁在一起,他們極度恐懼被牽絆住,害怕完全融入在時間與空間中,或是害怕被定位成一個固定的形象。他們總害怕會掉入逃不開的情境,每個尋常(just-so)的情況對他們而言都是地獄……

一般而言,這類年輕人的正面特質是有某種靈性,這來自於與無意識(unconscious)相當親密的接觸。他們之中有許多人都帶有年輕的魅力以及一份宛如香檳酒所帶來的微醺特質。人們通常是相當容易與永恆少年攀談的,他們會有許多趣事可聊,同時會給人帶來爽朗的氣氛。他們不喜歡傳統的情境;他們會深入探究,同時直探真實。他們通常在找尋的是真誠的信仰,這是人們在青少年晚期典型會追尋的。

永恆少年身上的年輕魅力會持續延展到生命晚期,但是有另一類型的永恆少年並不展現年輕魅力,也不閃耀神聖少年原型的光芒。與此相反的,他活在持續性的昏睡及發呆狀態,這也是典型的青少年特質:那種昏沉沉的、缺乏紀律、凡事拖拖拉拉的少年,他只是到處閒晃,任心思飄竄,因此有時候會讓人覺得想要從他頭上澆下一桶冷水。然而,他們那昏睡發呆的狀態只是外表呈現的樣子,如果你能穿透表象,就會發現他們內在所珍視的鮮活幻想生活。

目前所言主要是針對這類人的負面描繪,如果只從表淺來看,那就是他們的樣貌。我想要專注的問題在於:為什麼這個類型,亦即媽寶少男的類型,在我們的時代中是如此顯著。如你所了解的,同性戀──我不認為風流公子哥唐璜一族是普遍的問題──增加得越來越多了,甚至連青少年都涉入其中,似乎永恆少年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實際了。

毫無疑問的,母親總是會企圖將兒子留在巢中,而有些人子總會難於得到自由,寧願繼續享受待在巢中的樂趣。但是我們並不十分清楚,為什麼這個本來頗自然的問題在此時會變成一個時代的問題。我認為那是個重要且深入的問題值得我們探究。帶有母親情結的男人總是需要和成為永恆少年的傾向相抗衡。你可能會問這可有什麼治療的方法?如果一個男人帶有母親情結,那就是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並不是他自己加在自己身上的,那麼假使有一天他發現了這個事實,他能夠對此做些什麼?

(摘自《永恆少年:從榮格觀點探討拒絕長大》,心靈工坊出版)

作者簡介

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

(Marie-Louise von Franz, 1915-1998)

被公認為最傑出的榮格承繼者,更是童話心理解讀最具權威性的代表人物。她擅長於文學、語言學、拉丁文、希臘文以及古代歷史,並於1933年18歲時遇見榮格後,即追隨他直到他1961年逝世。期間她不僅將跟隨榮格所學習到的概念與方法運用於童話分析中,並也為人作心理分析,累計分析了 65,000個夢。

除此之外,她一生致力於發展榮格的分析心理學,成立「蘇黎世榮格學院」,並四處講學不輟,常受邀到各地授課,內容結集成書,涉及童話、夢、神話學、煉金術、積極想像、共時性等主題,有多達20餘本作品,如《公主變成貓》、《童話中的女性》、《榮格心理治療》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