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的理念與實踐(上)

文/樓宇烈(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2018.10.09
4164觀看次
字級
圖/新華社
圖/新華社

文/樓宇烈(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建設「人間佛教」,是20世紀以來中國佛教發展的一股主要思潮和實踐方向。至今,為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乃至世界華人佛教界的多數僧俗四眾弟子,以及佛教學者所認同。

建設「人間佛教」的理念,最早是由近代高僧太虛大師提出來的。他當時提出這一理念的原因,主要是為了糾正流傳至晚清時期傳統佛教中,出現那種重「死」、重「鬼」的流弊。他認為,那種「以為只要死的時候死得好,同時也要死了之後好,這並非佛法的真義,不過是流布上的一種演變罷了。」(《太虛大師全書》第2編第5冊《人生佛教開題》),而佛法的真義,大乘佛法的核心,乃是「發達人生」、「進趣人生究竟」,由「人乘法」而達「佛乘」。因此,佛法應當是活著的人的佛法,佛法應當為提升人生品格,淨化社會服務。所以,太虛大師先後提出了「人生佛教」和「人間佛教」的理念,並以此作為他推進近代佛教改革的核心內容和根本宗旨。

「人間佛教」的理念有沒有經典和教義上的依據?「人間佛教」的實踐會不會影響佛教的出世性格和神聖性?這是推行「人間佛教」理念和實踐,必須回答的問題。經過教內外高僧大德和專家學者80年來的探討和實踐,應當說對「人間佛教」理念的經典教義依據,已有較為深入的把握和闡釋;對「人間佛教」的實踐,也已有了較為豐富的經驗。

一、佛教教理中獨特、鮮明、豐富的重視人世間,以及強調人類依靠自身的智慧和毅力來自我解脫的人文精神,是人間佛教內在的根本理據。

與其他宗教相比,佛教是一種充滿人文精神的宗教。它立足於現世人生,深切關懷一切有情眾生,乃至於無情世界的生滅苦樂,強調一切有情眾生不依神力的智慧自度和慈悲度他(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注重於自覺自度,而「悲智雙運」、「自覺覺他」則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

太虛大師嘗說:「佛教問題即人文問題」,「故佛教問題,實為全世界人文之所繫,應時行化,不容緩矣!」《佛乘宗要論》),這是非常深刻的見解。一般地講,人文問題是所有宗教共同關注的問題,但是大多數宗教都是藉助於神道的精神和理論來關注人文問題的。唯有佛教則自釋迦牟尼創教之時起,即充滿了重視人類依靠自身的智慧和毅力來自我解脫的人文精神。即使在大乘佛教的發展過程中,雖然也有濃厚神道色彩的一面,然其解脫修證的理論、實踐,以及以人為主體的根本精神,仍占據著主導的地位;中國禪宗,更是把佛教這種以人為主、自我解脫的人文精神發揮到極致。

佛教的人文精神,決定了佛教以覺悟人生為根本和「不離世間覺」的人間佛教性格。當今高速發展的資訊時代和激烈競爭的經濟社會,更加速了人類的自我異化,人們因而也更迫切地要找回失落的自我、了悟自我,社會也需要更多更深切的人文關懷。因此,在當今社會宣導和建設「人間佛教」,是與佛教具有豐富的人文精神這一內在特點十分相契合的。

佛教是佛陀通過親身實踐,總結出來的有情眾生自我覺悟、自我解脫的圓滿之法,所以它首先是一切有情眾生,其中主要是人,自我修養、自我提升、自我完滿和自我超越的道理和方法。這裡所說的有情眾生和人,都是現實世間中的有情眾生和人,都是生活在種種煩惱、愚痴中的活生生的有情眾生和人,佛教為其提供斷除煩惱、愚痴的智慧和道路,這是人間佛教最根本的意義之所在。所以,太虛大師提出人生佛教,認為:「人生的佛學者,以現代人生為起點,以發展生存至於微妙,導人至於正覺為目的。」(《人生佛學的說明》)

由此,作為住持現世佛法的僧寶,亦當以佛教為活著的人、現實的人服務,用佛法來引導人類、淨化社會、提升人格,建設人間淨土。實踐大乘佛教悲智雙運、自度度人的精神,實現佛陀「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的誓願,這是佛教僧團最根本的任務,也是佛教僧團實踐人間佛教的真實意義。

二、大乘佛教的悲智精神,決定了佛教入世為眾生、為社會服務的人間佛教的性格。

佛教本是一種出世法,但它同時具有積極的入世精神和人間性格。而這也是與釋迦牟尼創立佛教的本懷大願相一致的。

人們都很熟悉佛傳故事中,釋迦牟尼誕生時自行七步後所說的一句話:「天上天下,唯我為尊」(《修行本起經》卷上、《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我於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勝」(《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天上世間我為最尊」(《普曜經》卷四)。但大家不一定記得緊接這句話下面的那句話,即:「三界皆苦,吾當安之」(《修行本起經》卷上)、「當度三界生老病死,令至無為」(《普曜經》卷四)、「此生利益一切人天」(《過去現在因果經》),而這正是釋迦牟尼出家、修道、證悟的本懷大願,或謂之「諸佛常法」。

《長阿含經》卷一中,記載著如下一段論述:

佛告比丘,諸佛常法。毗婆尸菩薩當其生時,從右脅出,專念不亂。從右脅出,墮地行七步,無人扶侍,遍觀四方。舉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為尊,要度眾生生老病死。此是常法。

這裡的毗婆尸菩薩也就是佛教傳說中過去七佛中的第一佛,經中描述他出生時的情景,與釋迦牟尼佛出生時的情景完全一樣。在原始佛教時期,只有釋迦牟尼一人被尊稱為佛,到大乘佛教發展起來後,才有三世諸佛和十方諸佛等說法。這段經文的寓意,是要說明過去佛和現在佛的一脈相承,而更重要的是要點出「要度眾生生老病死」的本懷大願,乃是從過去七佛以來,直至今佛釋迦牟尼一以貫之的「諸佛常法」。

大乘佛教認為,修證需要經過無數生死,累劫修行,以「摩訶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除了斷除自己一切煩惱外,更應以救脫眾生為目標。因此,他們宣稱大慈大悲是佛法的核心,以普度眾生、成佛救世、建立佛國淨土為目標。佛法既是出世的,又要入世間,開大方便門,以引度眾生。

入世度眾 服務社會

大乘佛教的上述宗旨,集中地體現在他的悲智精神中。而大乘佛教的悲智精神,又決定了佛教入世為眾生、為社會服務的人間佛教的性格。

許多大乘經典中都認為,聲聞、緣覺二乘雖然也有「慈心」,但缺乏「大慈悲心」,他們沒有救度眾生的大願,而大乘菩薩乘正在這一點上遠勝過二乘。如說:

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大智度論》卷28)

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回善根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同上,卷35)

大乘佛教把救度眾生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把能否為救度眾生而捨棄自己一切,作為證菩提、成佛道的根本條件。「以慈悲心養育民物,出慈悲水溉灌眾生」(《七佛所說神咒經》卷3),這是所有大乘經典反復強調的教義和實踐要求。

諸佛菩薩既以度盡無量眾生為求佛道之本懷大願,因此正像通常所傳地藏菩薩誓願所表達的:「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只要有一眾生尚在苦難中,諸佛菩薩就不會離此五濁世間。

正因為如此,大乘佛教反復強調出世與世間的不二,強調出世間法與世間法的不二。這在許多大乘經典中都有所論述。因為在大乘佛教看來,「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維摩詰經. 入不二法門品》)、「法界非世間法亦不離世間法,法界非出世法亦不離出世法。法界即世間法,世間法即法界。法界即出世法,出世法即法界。」(《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5)

悲智精神 不離世間

禪宗把不離世間求出世間,不離世間法而行出世間法的理論做了最充分的發揚和最具體的實踐。禪宗最充分地強調和發揚了大乘佛教「不二」法門的精神,積極地溝通世間和出世間,強調以出世心做入世事,實踐大乘佛教以慈悲智慧為根本的精神。如《壇經》中說:

法元在世間,於世出世間;勿離世間上,外求出世間。

(敦煌本)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宗寶本)

這是人們都熟悉的偈語,它對當今人間佛教的開展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和經驗。

禪宗高唱「自性自度」,「見性成佛」,甚至喊出「當知眾生自度,佛不能度。努力努力自修,莫倚他佛力。」(大珠慧海《頓悟入道要門論》)把人的主體性、主動性、能動性提到最根本的位子,突顯佛教的人文精神。

關於人間佛教的含義,人們可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但我想對世間有情眾生的人文關懷,應是人間佛教的本質所在。其主要的特性則是指佛教的實踐不離世間,以及以救度人間眾生、建設人間淨土為己任,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也正因為如此,我認為大乘佛教的悲智精神,最充分地顯示大乘佛教的人間性格,也決定了大乘佛教必然是人間的佛教。(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