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宗教改革—對抗、分裂與和解

 |2017.10.02
1974觀看次
字級

本報人間佛教學院藝文綜合版,日前連載星雲大師所述《參學瑣憶》,對我國佛教的改革及「人生佛教」開創者,太虛大師及其弟子與高徒有誠實介紹。讓後輩對這些前輩的佛學造詣、人格修養、勇於任事的精神,感佩與尊敬。

太虛大師及其高徒如大醒法師、茗山法師等人領導的一批青年僧,有「革命新僧」的稱號。以改革中國的舊佛教為職志,正可與西方的宗教改革,前後輝映。

今年一開始,在德國、荷蘭、北歐諸國,就能看到旗幟,海報和一些慶祝活動,準備迎接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德國威登堡(Wittenberg)向麥茨(Maing)總主教亞伯特(Ergbischof AlbrechtVon Maing)提出「九十五條論綱」被稱為「宗教改革」(the Reformation)的紀念日。今年的十月三十一日就是馬丁.路德發動宗教改革五百周年的日子。

十六世紀初,義大利正值文藝復興最輝煌之際,宗教的建築、雕刻與繪畫,蓬勃發展;資本主義雖尚未成型,但在商業貿易與貨幣經濟的支撐下,表面上看到的是人文主義的提倡,奢侈與揮霍的榮景。但實際上卻是定於一尊的基督宗教的種種不當,甚至以犯罪的手法來搜括金錢財貨的結果。如普遍稱為「贖罪券」的補贖券,就是當時最為人所詬病的。馬丁.路德就在這一天指出亞伯特治下的馬格德堡「Magdeburg」主教區販賣贖罪券之不當,同時提出九十五條論綱,質疑宗教行為之不當。

當時信徒除了到教會聽天主教義;當時的聖經除了由西伯來文譯成拉丁文的版本外,並沒有平民看得懂的各種英、法、德等方言版本;更何況那時多數人都是目不識丁的文盲。其時德文尚在初起階段而未成型,也沒人用德文寫作。馬丁.路德認為信徒應可以直接向上帝禱告對話,人人可以讀懂聖經。乃決心將聖經譯為德文,讓基督教義能夠以人人可懂的德文傳播出去,同時對德文的定型與普遍化也有很大的貢獻。

五百年後回顧宗教改革,由對抗、分裂而終至和解,實現今日西方社會的普遍信仰,推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數端。

一是領袖人物馬丁.路德的人格感召。他從修道院苦修出身,樂於接近自然,生活樸素簡約,信仰雖虔誠,意志雖堅定,手段卻溫和。加上他精進的無私精神,成就了他的革命家功業。

二是當時德國及北歐地區由於商業發達,富裕繁榮;人民重視教育,掃除文盲,識字率提高。像世界上識字率最高的國家瑞典國王便宣示歡迎宗教改革,加上印刷術的新興,使馬丁.路德的著作普遍流通。

三是在新教地區對金錢財富的新觀念認為勞苦工作,獲得合理報酬,是符合基督倫理的。這一點由馬克斯.偉伯(Max Weber)著作可看出來。但是被改革的一方也逐漸改變,信仰天主教的法、義、西等國也能反省革新,而與新教同步發展。

新教引起的一連串革命,經五百年分裂、對抗,終至和解,如晚近路德派與喀爾文派,門諾派的和解。回顧歷史發展,不同想法主張,各自表述,終能化異求同,寬容讓步,能尊重多元,重獲信仰的自由。由太虛大師開啟,而今由佛光山承繼其使命,使人間佛教開枝散葉,推廣至全球的運動,正可與西方宗教改革先後輝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