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愈來愈多大學開設不分系學士班,讓學生有更多彈性自主探索興趣。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為提供學生更多適性探索空間,不少大學開設不分系學士班,鼓勵學生入學後自選課程,依照興趣搭配出專屬的學習套餐。不分系學士班除少數科系有限制,幾乎全校所有科系都可修,上課方式從「跑班」到「跑院」,大受學生歡迎;也有大學在管院推動成效不錯,電通學院也要開。
台科大不分系主任李維楨表示,這幾年來不分系受到學生歡迎,幾乎每年都招滿。他觀察,新生入學後有較長的時間思考未來,能參考學長姐的經驗、聆聽師長的建議,比起學測完就直接選擇科系,更不具風險。目前學校共有電資、工程、管理學院及全校不分系學士班,雙主修比率也高,不分系有百分之十五完成雙主修,他系僅占百分之五。
元智大學六、七年前推動「管院大一不分系」,校長吳志揚說,不分系學生修課彈性,涵蓋會計、經濟、財金及國貿等領域,可自主排定主修與選修課,到了大二再依照興趣決定方向,學生的畢業證書上將記載為不分系,但會附註主修為何,以凸顯學生的專長。
吳志揚觀察發現,畢業後的學生就業發展不再集中某些領域,出路更廣,因此元智未來打算在電通學院也開設不分系專班。
自己點要吃的餐 更符合需求
政大傳播學院是全校唯一實施「大一大二不分系」的學院,院長林元輝說,實施不分系目標是讓學生「丟到北極、南極都能生存。」他表示傳播界這幾年來變化快速,企業要的不再只是專精於廣告、新聞或影音的人才,各項技能都必須融會貫通,才能在社會上競爭。
他比喻,過去學校安排必修課,就像是「點好餐請學生吃」,現在學生有更多自主性,能夠「自己點要吃的餐」,更符合學生的需求。
林元輝認為,過去分系的傳統做法,現在已不適用,學生一旦要轉換跑道,或者想從事跨領域工作時,只能靠自己摸索或是自修,現在整個學院都是學生的練習場,學生的學習領域將不再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