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右腦 閱讀書寫靠的是左腦

康翊筠 |2016.01.06
3866觀看次
字級

【記者康翊筠台北報導】中文字為象形文字,因此普遍被認為閱讀時,是靠右腦看到圖像再連結到意義,書寫也被視為跟拼音文字差異極大。中研院院士曾志朗等人與跨國團隊進行腦造影研究發現,漢語、英語、希伯來語或西班牙語等語文,都是靠左腦解讀,也證實人類語文閱讀和書寫,都是靠左腦運作,顛覆過去迷思。

這項研究歷經四年,是由台灣、美國、以色列、西班牙等四個國家,共十八位學者,透過比較各國大學生辨識漢、英、希伯來語和西班牙語四國語言字詞時的腦造影,發現左腦功能運用模式非常一致,顯示各國語言文字系統雖然大不同,大腦認知運作卻是殊途同歸。

台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副教授李俊仁表示,中文字在右腦處理是普遍迷思,早在一八六一年,法國神經兼外科醫生布羅卡針對失語症患者進行研究時就發現,人類的語言運作是在左腦。研究推翻「中文是意符文字系統,認知處理必定與拼音文字不同」的迷思,研究結果支持說話與閱讀主要是在人類的左腦處理,具備跨語言的普遍性。

學習語言 不能只記發音

李俊仁指出,中文學習上必須與音韻連結才有效,許多認知研究顯示,只要是母語都好學,一般認為雙語學習應愈早愈好,研究證據多半表現在移民的部分,語言是溝通工具,學習語言應多花時間在認識詞彙,而不是注重語法或發音。

雙語在下一代的學習上特別受到關注。曾志朗表示,文字是「系統性學習」,以英文為例,字根有連貫性,不能只記發音;繁體字較簡體字優美,字體簡化對初學者會不易理解。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郭文瑞指出,研究閱讀與書寫的關係,發現書寫的經驗會幫助閱讀,過去大腦有書寫中樞的假設也已獲得證實。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長吳嫻表示,研究結果顯示,愈早接觸第二語言,因大腦使用區塊趨同,兩種語言交融的程度愈高,可能有助學習,但目前的證據指出雙語會干擾大腦學習,雙語孩童在學習成效上可能較專注學習單一語言的孩童落後。她強調,過早讓孩子接觸雙語不見得比較好,「若沒常用就會流失。」

國內參與這項研究的學者包括曾志朗、吳嫻、郭文瑞及李俊仁等,該研究論文去年上月已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