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個人主義的迷思—從《大稻埕》談起

林火旺 |2014.02.24
1897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林火旺

 台大哲學系教授

 《大稻埕》是一部好電影嗎?儘管電影票房表現不俗,但在統獨意識型態仍然僵持、歷史課綱微調爭議不休的當口,也引起許多的討論和爭論。最重要的批評是從歷史的角度,認為這部電影「扭曲歷史真相」、「不尊重台灣史」。涉及歷史的電影需不需要對歷史進行深入的考據?這應該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如果要求電影對歷史的描述完全合乎史實,那我們讀歷史書就好,何必看電影?更何況不同的學者對於「史實」也有爭議,到底該合乎誰的史觀?

 相信大多數人看電影都是為了休閒娛樂,很少人是為了滿足歷史知識的,一九九七年得到奧斯卡最佳影片、全球票房有史以來僅次於《阿凡達》的美國電影《鐵達尼號》,有誰在乎片中那個纏綿悱惻、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是否合乎史實?為什麼我們不能用同樣的心態看待《大稻埕》?現在我看電影一定先問結局是悲劇還是喜劇,如果是悲劇,再好的電影我也不看,理由很簡單,我現在看電影純粹為了休閒、放鬆,所以沒有必要花錢進電影院,出來是滿腹心酸、鬱悶或無奈。也許有人說悲劇可以讓人體會生命的道理,但我每天閱讀的哲學書籍所傳達的生命意義,絕對比電影編劇更為深刻,我不需要到電影中尋找這些。

 以這種心態看電影,我絕對不是唯一的例外,我可以接受有人只用歷史角度看《大稻埕》,但我不能接受電影的好壞就只有他們用的那把尺才算數,其實除了穿越時空的戲劇手法所帶來的娛樂效果之外,如果往深層探討,我覺得《大稻埕》是一部很有想法的電影。

 台灣自從社會自由化以來,不健康的個人主義泛濫成災,造成社會充滿暴戾之氣,大多數人心目中理解的「自由」其實是合法自私的代名詞:只要違反我利益的政策,就是不公平、不正義;只要政治主張和我不同的人,就是不愛台灣;只要意見或想法不同的人,都可以用各種方式責罵、羞辱。總而言之,相當多的人從來沒有自覺到,這種把「我」等同於真理的心態,其實是一種威權心態,根本不是一個成熟的自由人。

 美國芝加哥大學哲學系教授瑪莎紐斯包(Martha Nussbaum)在去年出版的《政治情感》書中強調,「自由」的真正意義一定包含平等和同胞愛,把宰制別人而且不被對方宰制視為自由,不但誤解自由,而自己最終也活在一個不自由的牢籠氛圍之中。真正懂得自由、珍惜自由的人必須尊重別人也有平等自由,而且要以博愛的精神促成同胞自由。譬如在一個貧富懸殊的社會,富人的自由必須依賴窮人也有自由,如果窮人三餐不繼,可能鋌而走險、作奸犯科,富人必須用各種保全手段才能確保安全,富人的自由也因此而受到限縮。所以自由社會需要培養公民具有正義感、公德心,換句話說,只有當大家都有能力享受平等的自由時,個人才能真正獲得自由。

 紐斯包的論點是自由主義思想家輕忽的,去年到台灣造成轟動的哈佛大學教授桑德爾,他對當代自由主義大師羅爾斯最重要的批評就是:自由主義忽略了「社群」、「團結」、「愛國心」等共同價值,也就是說,如果一個自由社會不變成自私自利的不健康個人主義,則需要培養人民一種「公」的精神。威權社會的愛國心由統治者用灌輸的方法形成,但是理想的自由社會仍然需要愛國心、正義感、團結一致。

 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那種全民上下一心、久違的「集體」意識我在《大稻埕》中再次感受到,坦白說,劇中有幾幕差點讓我落淚。《大稻埕》至少提醒我們曾經擁有的正義感、同胞愛、團結,這些不應該因為社會自由化而喪失,而它們也是當前台灣過度個人主義化社會最需要的精神養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