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又稱「望月節」,也是越南兒童節,昨天首場系列活動,搬演越南民間故事《畫羽毛》(下圖/曹馥年)及《海螃蟹傳奇》,小觀眾拿起彩色便利貼,為故事中的白烏鴉貼上色彩繽紛的羽毛,互動熱烈。
【本報嘉義訊】「這是媽媽小時候聽的故事!」嘉義市府文化局舉辦「戲說圖畫書—東南亞系列故事」活動,昨天邀請「小茶壺兒童劇團」搬演越南民間傳說,並邀請越南媽媽分享家鄉風俗、傳統文化。不僅有東南亞新住民帶子女共襄盛舉,台灣學童也看得津津有味。
文化局表示,嘉義市每二百人便有一人為新住民,為鼓勵新住民家庭參與藝文活動,首次嘗試由知名小茶壺兒童劇團說演東南亞傳統民間故事。越南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又稱「望月節」,也是越南兒童節,昨天首場系列活動,搬演越南民間故事《畫羽毛》(下圖/曹馥年)及《海螃蟹傳奇》,小觀眾拿起彩色便利貼,為故事中的白烏鴉貼上色彩繽紛的羽毛,互動熱烈。
嫁來台灣十二年的越南媽媽阮菁慧在嘉義市婦女館擔任新移民學習中心的說故事義工,並就讀嘉義高商資訊科夜校、當通譯,中文流利。她昨天身著越南傳統服裝,分享家鄉風俗,還現場教學越南話,台灣孩子當場用越南文向父母表達感謝,相當溫馨。
同為說故事義工的越南華僑陳金鳳,昨天帶著讀小一與七個月大的女兒參加活動。她說,初抵台灣時,被稱做「外籍的」、「越南的」,感覺不受尊重。經這幾年公部門與新住民團體的努力宣導,認知落差逐漸弭平,愈來愈多台灣父母樂意帶孩子參加新住民活動,一起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