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捷運蘆洲站公共藝術舞之羽,選擇羽毛作為創作重要元素,視覺印象上利用陰影與光線呈現羽毛的輕盈柔軟,創造極富動態性的公共展示空間。圖/記者郭書宏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結合懷舊「白鷺鷥」意象的捷運蘆洲線公共藝術,昨天亮相!即將於年底通車的捷運蘆洲線,全線五座車站公共藝術創作以「回憶蘆洲」為主題,並以蘆洲水域自然生態「白鷺鷥」為主軸,是目前捷運各線唯一有「共通」建築設計特性的路線,蘆洲站也是唯一設有透天採光「天窗」的車站。
三重、蘆洲市過去同為淡水河上的一大沙洲,水湳溝靠近淡水河口處則為沼澤溼地,形成水鳥聚集的水域自然生態環境。為塑造捷運蘆洲全線有共通建築語彙與特性,設計者將當地棲息水鳥代表—「白鷺鷥」,結合車站建築設計及公共藝術,形成捷運蘆洲線鷺鷥翩翩飛舞的景象。
捷運局表示,像是蘆洲站公共藝術「舞之羽」,選擇「羽毛」作為創作元素,除符合蘆洲線「白鷺鷥」之意象主題外,視覺印象上則利用「陰影」與「光線」呈現羽毛的輕盈柔軟,高科技的玻璃鍍膜技術,反射四季陽光的光線變化,讓觀賞者彷彿進入萬花筒世界。
有別他線捷運的藝術設計,蘆洲線公共藝術以「白鷺鷥」為主題,設計有主、副題關係的水鳥,分別展現於車站建築裝修,像蘆洲站的「迎風起舞」、三民高中站的「在水一方」、徐匯中學站的「蘆荻泛月」、三和國中站的「獨立沙洲」,及三重國小站的「飛越花圃」,且在月台層地面擺設以花崗岩刻成的石凳椅,呈現車站建築與公共藝術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