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教育之路的「心中的小星星」

王岫/文‧戴榮才(南畫廊)/圖 |2009.04.24
4691觀看次
字級

教育官員如何協助營造一個好的校園環境和教育氛圍,老師們如何思考要關切每個角落的孩子,用歡樂和熱情的方式來感染學生,鼓勵愛夢想的孩子,以激發他們的想像力;父母親也應不斷以愛心和耐心,協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困境和挫折。

好幾年前第一次看印度電影,片名依稀記得叫「寶萊塢生死戀」,現在留存的印象是冗長的放映時間,震耳欲聾的歌唱,豪華炫目的舞蹈,以及過份羅曼蒂克的情節。這種電影,若看過兩、三部,大概就生膩不想再看了,而據說,印度寶萊塢每年生產的電影超過美國的好萊塢,幾達一千部左右,十之七八又是以歌舞愛情片為主軸;有人分析,這可能是印度貧富差距很大,眾多中下階層或民眾,唯有看熱熱鬧鬧的愛情歌舞電影來麻醉自己。我們若從美國或國內,在最近金融海嘯的不景氣時代,百業蕭條,但電影票房不退反升的情況來看,這分析似乎也是有點道理的。

不過今年倒是有兩部印度相關的電影,另人刮目相看。一部就是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雖然是由英國導演丹尼‧博伊爾(Danny Boyle)執導,卻是以以印度貧民窟為背景,主要演員也大都是印度人的電影「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這部電影的介紹,報刊已登了很多,又獲得奧斯卡多項大獎的加持,國人大概已很熟悉,筆者就不加以介紹。另一部接下來上演的則是純粹是印度人製片、執導、演出的教育電影「心中的小星星」(tAAre ZameeN Par),則是代表印度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雖然最後並未入圍,但其實它猶如「海角七號」在台灣一樣,於印度相當賣座,在國內金馬影展也獲得國內觀眾好評,是一部令人笑淚交織,口碑沸騰的難得教育電影,值得父母親和老師及所有教育工作者去觀賞。可惜的是印度電影在台灣並非主流,台北只有兩家專演小眾藝術電影的戲院在上演;其他縣市似乎少有戲院上演,大概只能接洽片商包場演出,或等錄影帶上市時,再租借來看好了。

「心中的小星星」雖然還是有一些印度寶來塢電影慣有的穿插歌舞旁敘的匠氣,但它能專注於探討小孩子有閱讀、書寫障礙的困難,是少見敘述完整(片長一六○分鐘)的感人教育電影。它是講一個九歲小男童伊翔,腦中有著充滿鮮艷色彩和奇麗的幻想,因此造就了他繪畫的天賦。可惜的是,他卻也有天生的讀寫障礙,(這決不是後天環境的關係,因為同一個家庭,他哥哥卻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因而學習成績低落,在學校和家裡都受到責罵。老師不了解他成績差,學習不來的原因,只會不斷地處罰或嘲諷他;父母也不知道真正原因何在,以為他在學校好玩、調皮、不專心,所以再將他送去寄宿學校接受更嚴格的管教。這差一點毀了這有美術天份的孩子之一生,因為在更嚴格,更以學科為主的寄宿學校,他受到更凌厲的辱罵和自尊的打擊。幸好最後有一位好的美術老師,以愛心和方法搶救了這學生。片中強調每個天資獨特的孩子,都需要一個懂他的老師;在片中除了這位美術老師,許多老師似乎都不是好教師的角色,卻隱然呈現出印度小學一班高達四、五十位學生,讓老師沒有時間和精力,注意到有學習困擾的學生。

這的確是一個教育問題。筆者不禁想到國內國中小班級人數,當然沒有像片中的四、五十位那麼多了,但要降到一位老師能適當勝任掌控或關心個別學生的十五位學生的標準,卻還有一大段距離要努力。近年來少子化應是逐年降低班級學生數的最好契機,可惜教育部老是動作慢半拍,縣市政府也以經費為由拖延進度,這不僅造成流浪教師問題,也使學習弱勢的學生,無法受到個別的輔導。前陣子還聽聞教育部長言及,今年教育部經費多得不知怎麼花,筆者不禁愕然,經費多怎不從最基層的小班制先改善起呢?如果教育部官員去看「心中小星星」這部電影,大蓋就知道有個別學習困擾學生的心中苦境了。

其實這部電影不僅是教師或教育人員應看的,連爸、媽們也可去體會一下當家長的心境,似乎各國都一樣的。「心中小星星」片中也著墨許多家庭問題,如小男孩成績差得一塌糊塗,哥哥卻是高材生;想來許多爸、媽也會怨嘆怎麼同父母所生的孩子卻差那麼多。片中的爸爸,一如許多爸爸,專心上班養家,對孩子有愛心,卻缺乏表達愛的方式,也缺少關懷的耐性,沒去了解孩子的學習困擾的真正原因,成績不好,就送去更勤管嚴教的私立寄宿學校,如果沒有那位美術老師,他的孩子,境遇恐怕更悲慘。

片中的媽媽,也是典型的家庭主婦,早上五點、六點、七點,分別忙碌的準備丈夫、老大和老二的起床和早餐、上班、上學事宜;看到這段快動作的電影片段,連觀眾都得為這媽媽緊張起來,但媽媽觀眾大概也會嘆息:這不就是我的寫真嗎?媽媽當然也愛孩子,她還比爸爸能溫柔且貼近孩子的心,但面對孩子成績的低落,她也慌了心,只好不知所措地面對孩子走向不知會變好還是變壞的寄宿學校;直到美術老師提醒她,她才恍然大悟,上網去查有關閱讀障礙的資料。

沒有太多的譴責,但這部電影,卻也直搗我們家長教養孩子的一些問題了。

所以這部電影,雖是以小男孩的角色為核心,男童生活周圍的老師、教育官員、和家長卻是最應該探討的。教育官員如何協助營造一個好的校園環境和教育氛圍,老師們如何思考要關切每個角落的孩子,用歡樂和熱情的方式來感染學生,鼓勵愛夢想的孩子,以激發他們的想像力;父母親也應不斷以愛心和耐心,協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困境和挫折……;相信這些都是「心中的小星星」這部電影要照亮大家眼前教育之路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