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4金剛經講話】金剛經講話第一 實相無相四果性空分第九3

星雲大師 |2019.08.18
2775觀看次
字級
燃燈佛立像/十七世紀/美國加州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文/星雲大師

佛陀如何開導習氣未斷的弟子呢?《中阿含經》提過一段故事:

難陀是佛陀同父異母的弟弟。剛出家不久的難陀,心高氣傲,自恃是高貴的剎帝利種姓,帶著身為佛陀親兄弟的優越感,言行倨傲無禮,常和比丘們在言語上時起衝突。

有一天,難陀身著色彩鮮豔的衣服,腳踩著絲綢光亮的鞋履,雙眼塗上繽紛的彩影,手中持著上品的好鉢,一身光鮮照人,準備入舍衛城乞食。

當時,比丘們見到難陀浮華的裝扮,紛紛向佛陀稟告。佛陀立即派遣一位比丘把難陀找來。

佛陀問道:「難陀!你是否常常自傲是佛陀同父異母的弟弟,心生憍慢,目中無人,常和比丘們言語諍論呢?你又為什麼要做此色彩鮮豔的裝扮,入舍衛城乞食呢?」

難陀低頭,默然不語。

佛陀慈悲的再說道:「難陀!你是為成就正道而出家,應該以慚恥為美服,以滅道為喜樂,怎可貪求世間色身的輕、軟、細、滑等不實的妄相?要知道我們的色身九孔晝夜不斷流出不淨的汁液,唯有尋覓內在和平的人,能戰勝六塵的煩惱賊,才是世間真正第一莊嚴的人。」

難陀在未調伏心性時,仍有歡喜打扮的習氣,我們凡夫要從凡入聖,其實是一場「內在革命」的戰爭,只有徹頭徹尾的洗心革面,才可能親見真理,讓蒙塵的佛性顯發。現在很多初機學佛者,戒疤未乾,律法不明,叢林規矩生疏,不懂得先縮小自己,安於叢林養深積厚,開口便道要住山閉關,不知福慧資糧不足,自身德學心性未臻圓熟,佛魔不分,徒然空費檀那的信施!真正的閉關要能做到:

(一)關閉六根賊。

(二)禁止妄想心。

(三)正觀三毒軍。

(四)清淨身口意。

禪門中有言:「不破參不住山,不開悟不閉關。」可見,菩薩因地修行,要先成熟福慧二嚴,心中已有個消息,才談住山閉關,不是用此誑惑他人,輕心慢人,欺瞞自己。閉關不是逃避生活的藉口,更不能淪為沽名釣譽的台階。佛陀時代,有住阿蘭若比丘,也有人間遊化、熱心熱力的菩薩比丘。

吾人修行,要能不輕一事,不謗一法,不慢一人,不著一邊,內心至誠恭謹的對待剎塵一切含識眾生,努力修學八萬四千法門,因為任何一法都能入解脫門,任何一人都是未來佛種。如《法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肯定人人是未來佛,皆以侍佛的恭敬心相待之。凡夫唯有滅除四相的妄想分別,才能起平等正觀,同等珍視一切眾生是未來佛。

四、無想念,住寂靜處

聲聞四果的「無諍」、「離欲」都豎立於了知緣起性空之理,因此心無欲無諍,如明潭映月,不住萬象。泯絕有證果的我相,有能證的果位,如此謂之真正「住阿蘭那處」的聖人。

《大方等大集經賢護分》中,提到生死和涅槃的分別:

「應作如是思惟:『今此三界,唯是心有。何以故?隨彼心念,還自見心。今我從心見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我心是如來。我心是我身,我心見佛,心不知心,心不見心。心有想念,則成生死;心無想念,即是涅槃。諸法不真,思想緣起,所思既滅,能想亦空。』賢護!當知諸菩薩等,因此三昧證大菩提。」

諸佛方便設教,不論是大乘十地,或聲聞四果之名,種種權立,如溪河川湖,名稱不同,皆同水也,最後盡歸大海,咸同一味。一念心無想念分別,即一念佛,得一念涅槃樂。

我們的心住在哪裡?感官的快樂,財富的積集,情愛的滿足,名位權勢的壯大等等,實現了世間欲樂的追逐和富足,我們的身心得到真正的安穩嗎?日日食不知味,夜夜難以安眠,只因為我們陷溺在貪愛的泥坑,瞋火的山林,痴情的大海……

阿羅漢心無想念,是究竟常樂的法界。綜觀《金剛經》,在在不厭其煩地闡釋如何管理我們這顆心,獲得身心無憂無懼的涅槃生活。《十誦律》提出,心不亂念,一心睡眠,有五善事:

若比丘不亂念,一心睡眠,有五善事。何等五?一者、無難睡;二者、易覺;三者、無惡夢;四者、眠時善神所護;五者、睡覺心易入善覺觀法。

禪門中,吃飯睡覺是大修行,行者若不攝意正心,白日隨業緣流轉,痴闇如夢中人;夜裡意念紛馳,又隨幻境生憂悲苦樂之情,宛如夢中夢,顛倒不已!能夠安穩入眠,心不住念想,要有善業的修持。如《大般涅槃經》的偈頌云:

身無諸惡業,口離於四過;

心無有疑網,乃得安穩眠。

身心無熱惱,安住寂靜處;

獲致無上樂,乃得安穩眠。

心無有取著,遠離諸怨仇;

常和無諍訟,乃得安穩眠。

若不造惡業,心常懷慚愧;

信惡有果報,乃得安穩眠。

敬養於父母,不害一生命;

不盜他財物,乃得安穩眠。

調伏於諸根,親近善知識;

破壞四魔眾,乃得安穩眠。

身心安穩,晝夜不驚不擾,還須從吾人清淨身口意三業中來!《金剛經》完全斷除一切住心的妄相,然而,心無念想,心無住著,如何用功辦道呢?

道光禪師有一次向大珠慧海禪師請教:「禪師!您日常用功,是用什麼心去修道?」

大珠答道:「我無心可用,無道可修。」

道光不解的說:「禪師!您既是無心可用,無道可修,為什麼每天要上堂說法,去接引禪徒?」

「我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哪裡有度眾的地方?」

道光不服氣的反駁道:「您日日聚眾論道,這不是在說法度眾嗎?」

大珠說:「請你不要誣賴我,我連話都沒有說,如何去論道?我眼中也沒有一人可見,如何說是度眾呢?」

道光更是不平的道:「禪師!您明明上堂說法,接引禪徒,怎可說無?您這樣說不就是打妄語嗎?」

大珠氣定神閒的回道:「老僧連舌頭都沒動,如何打妄語呢?」

道光緊接著問:「難道器世間有情無情的世界,你和我的存在,還有參禪說法的事情,都是假的嗎?」

「都是真的!」

「既然是真的,您為什麼都要否定呢?」

大珠淡然的答道:「假的,要否定;真的,也要否定。」

第九分的經義,旨在闡發聲聞四果無惑可斷,無果可證,令行者心無念想,不住凡聖妄心。如百丈禪師所言:「若藏府中都無所求,都無所得,此人諸惡不生,人我不起,是納須彌於芥子中。不起一念貪瞋,是能吸四大海水,不受一切喜怒語言入耳中,於一切境,不惑不亂,不瞋不喜,刮削併當得淨潔,是無事人。」

人無求,就能心中無事;心中無事,即是貴人!

習題

1.佛陀以聲聞四果為喻,有什麼特別的含意?

2.什麼是「無諍三昧」?生活中應如何實踐?

3.佛陀如何教育習氣未斷的弟子?

4.如何才是真正「住阿蘭那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