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畫小鎮 美了鄉村富了農民

文╱記者范世輝、曲瀾娟、岳文婷 |2018.02.10
1046觀看次
字級
壽東村農民創作的糧畫作品〈粒粒皆辛苦〉。圖╱新華社
附近村莊村民正在張海增的公司裡作畫。圖╱新華社
遊客到河北省館陶縣糧畫小鎮參觀。圖╱新華社

文╱記者范世輝、曲瀾娟、岳文婷

在常人眼裡,整日將一粒粒糧食黏來黏去瞎鼓搗,卻還夢想著有房、有車……無論怎麼看,曾「不務正業」的張海增,都符合一個「迷途」青年的形象。然而,他卻一步步將糧食畫做成了當地的特色產業,成了帶動鄉親共同致富、遠近馳名的糧畫藝人。

張海增說:「跟以往社會不一樣了,我們農民有吃的了,(物質條件)什麼都具備了。農民想啥?要增收。從哪個地方增收?(我認為)要從(提高)糧食的價值去增收。(農民)有吃的了,要把糧食「玩」起來,把糧食的性質和價值提升上去,把糧食藝術化。」

不務正業 差點眾叛親離

三十七歲的張海增是河北省館陶縣人,一九九八年畢業於山東省一家音樂學校的美術系。此後,他一度四處奔波:在廣州做過廣告設計,在青島搞過電氣焊,在石家莊當過保全,結婚後便回到老家館陶縣種地、開計程車……父母常對他發牢騷:「哎,花錢供你上學了也沒啥用。」

看到當地的黃金酒、黑陶、醬包瓜等特色產品賣得很好,學美術出身的張海增琢磨著也搞一個特色產品。

二○○八年,他突發奇想,用樹皮、棉花、綠豆皮等材料黏了一幅畫。樹皮,來表現山石;棉花,來表現雲彩;綠豆皮,來表現小船……他做了三、四幅類似的山水畫,跑到北京、天津等地的家具廠,讓人家試著設計到家具上。家具廠的負責人紛紛表示不賴。

張海增覺得這項創意可行,於是想辦法將自己試做的產品批量生產。他考慮做成純糧食畫,原材料要好找得多。由於沒有任何現成的經驗可循,他上網想查一些信息,可當時網上什麼都查不到。「第一感覺就是,還是得回家種地。」張海增說。

過了一段時間,張海增重拾信心,開始自己買大米、小米、高粱、西米(西谷米)、黑豆、紅豆等做試驗。因為奧運,他用糧食粒黏了一幅福娃的作品。事實證明,他當時的畫還真是不行。沒幾天,黏上去的糧食粒開始發霉脫落。

要想解決問題,首先得找到合適的黏膠。張海增先後從市場上買了一百零九種膠進行試驗。為了做試驗,他經常白天不好好跑車,謊稱沒活回家做他的糧食畫。

作為家裡的壯勞力,他的「不務正業」讓家人很不理解,幾致「眾叛親離」。「吃包人民幣一點五元的泡麵,家人都看你不對勁,那眼神讓你吃不下去。」張海增說。

賣出去了 甚至招工協助

經過反覆試驗,張海增終於解決了糧食畫發霉脫落的問題,每幅五穀糧食畫都要經過特殊工藝處理,採用永久保存技術,可將作品長期保存和收藏。

同時,他還常騎著三輪車拉著他的畫到縣城滿大街轉悠,看有沒有人喜歡買他的畫。二○○八年底,他在大街上偶遇一個正好要去串門的朋友,對方以人民幣二百六十元的價格買了他一幅畫。不到兩年時間,他就賣出了這一幅畫。「媳婦,我的畫賣出去了。」回家後,他興高采烈。「一年就賣一幅畫,掙二百六十元?」他的太太把他當笑話,家人幾乎每天反對。

二○○九年九月,館陶縣辦畫展,張海增找到策展人,要求展示一下自己的糧食畫。「那時,我已幾近絕望,答應家人,再給我一天展示時間,如果這次展會上再沒有人買我的畫,我就真的不幹了,第二天就去上班。」張海增說。

蒼天不負有心人。當天就有人定了八幅畫。看到有人買畫,張海增的家人不再反對,他甚至放棄了跑計程車,天天在家做糧食畫。此後,經常有客戶到家裡來要畫。自己做得慢,他開始以計件工資的形式讓四、五個鄰居婦女一起做,後來增加十來人。父母也主動騰出自己住的房子,讓兒子做糧食畫。

「不務正業的小子竟然開始招工了。」在居住的小村,張海增的事成了爆炸新聞,不少人都到他家裡看熱鬧。而更熱鬧的事還在後面。

做大企業 投入美麗鄉村

隨著糧食畫事業愈做愈大,張海增搬到縣城繼續發展。後來,要畫的人愈來愈多,他又註冊了自己的糧藝公司,二○一○年還申請了專利。

二○一一年,外地一家企業想以人民幣三十萬元的價格買他的專利,並且答應他到公司教學生,每月給他人民幣五千元薪資。「家裡人都讓我賣了。可是,我的夢想變了,更想把企業做大,於是拒絕了。」張海增說。

之後一年多的時間,張海增僅靠著想買他專利的企業售賣原材料糧食和黏膠,就賺了人民幣四十多萬元。他的糧食畫也愈來愈有名氣,二○一二年就實現純收入人民幣二百多萬元,十五家代理商,甚至有來自美國的代理商,買了他的糧食畫做藝品拍賣。

二○一四年初,張海增找到縣委書記謝繼炯,想在縣城要塊地擴大生產規模。沒想到,正在籌畫美麗鄉村建設的謝繼炯卻答覆他:「你別在縣城要地了,我給你個村吧。」

「這個答覆當時覺得很荒唐。」張海增說。

謝繼炯告訴他將壽東村打造成糧畫小鎮的規畫,帶著他到壽東村實地考察,又幫他分析在村裡好找工人的諸多好處。二○一四年三月,張海增把他的糧畫企業搬到了村裡。

由於手工製作糧食畫考驗的是製作者的細心和耐性,女性操作起來更為得心應手。想到村裡有大批的留守女性因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無法外出務工,張海增便把她們集中「請到」自己的糧畫工坊裡來,成為在家門口就業的「糧畫姑娘」。

張海增發動周邊村鎮的一些農村婦女,他說:「我們共同去發展,共同去創業,共同去致富,這是我作為一個農民來說,我(希望)帶動她們一塊兒去發展,一塊兒走上小康社會。」


貧困村落 火箭式翻身

為就近傳授糧畫製作技術,張海增利用村裡閒置的舊宅院,對鄉親進行免費培訓,還提供作畫用的桌椅和器具,並保證製成品的銷路,村裡的糧畫製作產業由此逐漸興起。

壽東村一共有一百八十八戶,其中有八十戶的留守婦女,經過免費培訓,作品統一回收,統一銷售。

現在村民可用各類植物種子和五穀雜糧為原料,經精選和高科技處理後,再根據設計的圖案,通過黏、貼、拼、雕、合成、裝裱、包裝等十幾道特殊工藝,製作出不同風格的糧食畫。作品還遠銷美國、法國、德國等海外市場。

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如今,張海增已在村裡建了占地十六畝的糧畫生產展示基地,年銷售收入由過去的人民幣七、八十萬元,增加到四、五百萬元。

髒亂貧村破繭成蝶

「空降」的糧畫產業讓壽東村這個省級貧困村實現了「火箭式」的翻身。

「春節期間僅半個月,就來了幾十萬遊客,我在村裡賣糖葫蘆就掙了人民幣三萬多,現在賣涼皮、燒餅每月也能掙將近上萬元。」河北館陶縣壽東村陳樹學說,過去他在外打工做電焊,一年掙三萬元左右,卻大多花在了吃喝和路費上。

壽東村過去是一個沒山、缺水、少綠的省級貧困村,全村一百八十八戶,九十一戶是貧困戶。自從二○一四年之後,卻成為遠近聞名、觀者絡繹不絕的糧畫小鎮。為了將壽東村打造成糧畫小鎮,當地政府投入資本,讓壽東村從髒亂的貧困村破繭成蝶。如今走在大街上,馬路兩側清水潺潺、綠樹紅花;葡萄長廊、紫藤長廊,一個小巷一種韻味;咖啡屋、豆腐坊、客棧、主題餐廳、微電影工作室,世界手工畫展,各有各的風情,遊客紛至沓來。

很多農民像陳樹學一樣,透過糧畫加工體驗或開農家樂、賣小吃等脫貧致富。第一個跟張海增學做糧畫的師獻巧,如今也另起爐灶做起了糧畫製售。她在自家客廳一角隔了一間工作室,還在院裡建了糧畫體驗小屋。「原先就是看孩子種地,現在每年能收入幾萬元錢。」她說。現在她還當老師,每周到山東冠縣一所學校為學生上DIY課程。

入選十大最美鄉村

透過土地入股糧畫企業、辦旅遊合作社、路側街邊設廣告牌等方式,壽東村集體收入也直線上升。「別的不說,我們村邊的停車場一年就能收入二、三十萬元,全年集體收入差不多能破百萬元。」壽東村支部書記張付仁說。

館陶縣壽東村村民韓艷艷則說:「(糧畫)產業沒有遷到咱村的時候,我在家就是看孩子,在這兒工作的都是家庭主婦,一般都是在家看孩子、照顧老人,現在都是有份工作,有份收入。(每月)平均收入都是二千左右,收入還比較可觀。」

目前,張海增企業的糧食畫年生產能力已達到一千多幅,全村的糧畫加工戶每年戶均增收二萬元,並輻射帶動周邊的姚莊、壽南、壽北等十多個村莊、三百多戶群眾從事糧畫製作。壽東村還於二○一五年底被農業部等七部委評為「中國十大最美鄉村」,也是河北省美麗鄉村中唯一一個國家AAA級景區。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