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教育的天空 內城孩子的天空

陳復 |2014.12.15
6214觀看次
字級
作者女兒陳晉繪畫內城國中小的水上圖書館,作品名稱:《水上圖書館的綠蔭與晚霞》。 圖/陳晉
作者 (左)與劉獻東校長合影。 圖/陳晉

內城國民中小學座落在宜蘭縣員山鄉,不同於人文國民中小學與慈心華德福教育學校,是由宜蘭縣政府特別設立實施公辦公營九年一貫的「第三軌」實驗教育,希望汲取體制外的優點在體制內興辦具有多元教育精神的學校。

創立這間學校的因緣,主要來自內城國小面臨被裁校的命運,而附近榮源國中則校舍老舊,經內城社區發展協會簡裕鴻理事長寫信到縣長信箱陳情,獲得新任縣長林聰賢的積極回應,於是宜蘭縣政府在民國九十九年開始規畫兩校合併,並成立實驗學校。民國一○二年八月一日正式成立,發展特色課程,希望能吸引學區外學生或教育新移民就讀,使學校與社區能夠雙重發展,並由劉獻東先生擔任這間實驗學校的首任校長。

來到這間學校,首先映入眼簾的風景,就是大門口內有座設計極其特殊的「水上圖書館」。該館三面環水,屋角上仰像是翻書的樣子,從落地窗往外看都是水景,因為員山是水的故鄉,埤塘滿布在田野,劉獻東校長覺得校園圖書館應該回應水的意象,吸引社區民眾與校內師生喜歡到這裡來讀書與賞憩,因此,整體建築設計讓館內稍低於館外,當人坐在館內掩卷往外望,就像是置身在環繞的水景裡,不知不覺心靈沐浴在清新的視野裡。

因為這間學校的成立與內城社區有很深的淵源,因此,圖書館便開放給社區居民共同使用,成為社區學習的資源中心,校內還有著美麗的生態池塘,平日可供孩子在這裡觀察植物與魚類生態。

這間學校最特別的設計,莫過於重視「知識軸」與「自主軸」的雙軌共同發展,意即早上讓孩子學習既有的知識課程,著重在閱讀理解、生活數學與議題探索這些讀寫算課程,但將教學方法變得更靈活;下午讓孩子學習戶外的體驗課程,印證知識習得。

其課程有四大特色,主題課程有「有機農夫」與「宜蘭旅人」,讓孩子在內城社區的田裡體驗農作,踏查宜蘭的自然與人文資源;還有「社區公民」與「山野玩家」這兩個遊學課程,讓孩子藉由關注內城社區的發展學習在地知識,並舉辦各種戶外學習活動,如學生在畢業前每個人要攀登五座百岳、四次溯溪與泛舟、兩次縣內外單車行與一百小時的義工服務學習。

劉獻東校長告訴我:「戶外學習是讓學生改變現狀的重要契機!」他覺得現在教育最大的問題在於學校沒有核心價值,使得教師不知如何付出,孩子沒有成就感,更與土地失去連結,無法激發學習的渴望,孩子當然變得毫無自信。內城讓孩子從事各種戶外體驗,就是要鍛鍊孩子的心智;讓孩子去社區踏查與擔任義工,在協助社區販賣農產品的過程裡體會助人的感動,使生命自然流露人性的光輝。

這間學校兼融體制外與體制內的優點,不像體制外學校徹底瓦解知識的結構與內涵,但尊重孩子的生活體驗,作為獲取知識的重要管道,讓孩子悅納自己的學習歷程。我不禁為內城孩子擁有一片萬里無雲的廣闊天空而開心。

(本文作者為國立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12月15日上午8:10—9:00,內城國民中小學劉獻東校長將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教育好夥伴」節目暢談內城這間公辦公營學校如何首創體制內的實驗教育,歡迎收聽FM101.7。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