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一幅畫 像一首歌 懷念李霖燦老師下

盧廷清 |2014.01.17
3786觀看次
字級

摩耶精舍的「梅丘」是一處遍植梅樹的坡地,巨石上自書「梅丘」兩大字,但「丘」字卻缺了一個短豎,老師曾問我們為何減了一筆?見我們滿臉疑惑,只好自答:「是避孔聖人的名諱呀!」在後花園的茅亭上可觀賞雙溪分流很是愜意,茅亭的兩根柱子上有大千自撰一聯:「獨自成千古,悠然寄一丘」,或許是大千的自寫吧!

 張大千曾在此人生最後的寓所,創作了一件重要的山水畫──〈廬山圖〉,這幅巨作原是一位日本僑領預訂的,後來成了故宮重要的收藏。但張大千一生遊歷諸多名山大川,獨獨未曾到過廬山,大千之所以畫廬山,李老師認為是因為它是中國的文化名山,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蘇東坡、石濤……等人都詩詠過或圖畫過它,大千自己也想擠身其中,且蘇東坡不是說過「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嗎?去過的人也未必能看清廬山呀!且現代人可從古代詩文、地方志,甚至照片來認識廬山,自然給了大千信心,在晚年畫出這幅絕筆之作。

 李老師認為張大千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除了天才外,重要的是他非常努力鑽研傳統,年輕時去敦煌,一待兩年多,為佛窟編號、摹寫佛畫、彩繪、圖案,吸收了隋唐以來民間工匠的傳統養分,於線條、設色方面有了諸多的收穫。張大千非常重視眼力的提高,他曾經用五百萬兩黃金要買一座清代貴族的宅院,卻因聽到了有藏家要出售五代顧弘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和董源的〈瀟湘圖〉,於是大千決定把重金押在古畫上而放棄了大宅院,大千有一方印「富可敵國」即是表現了他的決斷與豪氣。

 說到印章,張大千晚年右眼盲後,曾請篆刻家治了兩方印章,坦然面對自己的殘缺,還頗富幽默感,一是王壯為的「一目了然」、二是曾紹杰的「獨具隻眼」。李老師還提起有次朋友宴請大千吃北平烤鴨,想聽聽大千對烤鴨的看法,只聽到大千說道:「我真為那隻鴨子叫屈啊!」因為大千自己是個美食家,也常親自料理,摩耶精舍的餐廳裡至今仍掛有一件大千書寫的宴客菜單。●李霖燦老師曾經自評他在這一生中有兩件事讓他感到欣慰,一是年輕時在雲南麗江地區研究麼些文字;二是中年以後在故宮研究書畫。其實老師應該還有第三件重要貢獻,就是在台灣開啟了中國美術研究的風尚,過去台大、師大的研究所開設的中國美術史的課程,李老師都曾參與其中,散播了中國美術史研究、教學的種子,加上晚年還透過《雄獅美術》月刊連載了他對中國美術的研究心得,後來集結成書,即《藝術欣賞與人生》、《中國美術史稿》,兩書使用了大量配圖,文筆又清新幽默,且通俗易解,對普及中國美術欣賞有深遠的影響。

 去年暑假,我與妻兒到雲南自助旅遊,短暫的過境昆明外,主要遊歷了香格里拉、麗江古城、沙溪古鎮和瀘沽湖。麗江壩子邊上、玉龍雪山腳下有個玉湖村,是李霖燦老師研究麼些文字曾經住過的地方,在老師身故後,納西自治縣政府還為李老師立了一座衣冠塚,石碑背著壯麗的玉龍大雪山,面對著清澈的玉湖與遼闊的麗江壩子,尋訪玉湖村也成了我此行的重要一站。

 從麗江城裡到玉湖村的車子不多,我們決定以自行車代步做從容一日遊。出發當日天氣清朗,沿途風景迷人,我們緩坡上行,且走且停,到玉湖村時已近正午,此處無商店、餐廳,只有幾個小販賣著玉米和甘藷,我們入境隨俗便以玉米和甘藷當午餐充飢。接下來往山腳下都是彎曲顛簸石子路,我們只好改以步行,地圖上只標示石碑在玉湖上方,我們花了許久時間,才找到通往石碑的小徑。

 石碑正中是「李霖燦衣冠塚」六個行書大字,左右對聯與上方橫批都是隸書,已有些剝蝕漫漶,上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明代書畫家董其昌的句子,原是談強調山水畫家的必要修養;下聯:「似一幅畫,像一首歌」是鄧麗君「小城故事」的唱詞。老師曾在課堂上說,他不認識作詞者莊奴,但這首歌詞填得太好了!萬卷書、萬里路是李老師一生窮究學問,又飽覽名山大川的真實寫照;如畫似歌也說明了李老師藝術人生的追求,而上方橫批「不虛此行」更是發人深省,試想,怎樣的生命歷程,才能讓我們在暮年時認定自己此行不虛呢?

 石碑的背面還有一段李老師的真情告白:「麗江父老、玉龍山靈使我常在念中,前者的深情,我永不能忘記,後者的景色,蓋世無雙。閉目凝神,千古白雪,三秋杜鵑,歷歷如在眼前,我愛這裡的一切,不但時時思念,他日化去,我的精靈魂魄亦必定會縈回栖憩於斯,因為在這裡度過了我最美麗的年輕時光──李霖燦。」文後還有李老師兩位公子的註記與立碑說明。

 到玉湖村之前,我們已多次在白沙古鎮造訪研究納西文字的學者楊式龍先生,他是一位熟悉納西文化的東巴(祭司),他對李老師早在上個世紀三○年代末期,即開始對納西文字做研究非常感佩,他親自示範了納西文字的書寫,也向我們解說家門上今年自書的春聯,我對這至今還保留圖像的文字感到無比敬畏。也從旅遊中陸續買下多本專書、圖冊回來研究,回到台北後,才發現將納西文字寫成專書或論文,在台灣出版的人至今僅有李霖燦老師一人。但在納西自治區成立了東巴文化研究院,已有多位學者投入研究,且在麗江古城街道上隨處可見納西象形文字,而李老師在納西文字上的研究是早期的貢獻者之一。

 李霖燦老師曾說過自己很慶幸這輩子學了美術,一生都在接觸美麗的事物,是個真正「命好」的人,中晚年用心的在課堂上推廣他對美、對人生的看法。從李老師身上讓我們了解,只有真正喜歡某種學科,才可能研究深入,才能耐得住寂寞和辛苦。且因心靈的豐實,才能無視於世俗的貧富與貴賤,人生也才能真正灑脫自由,李老師讓我看見了那一代有文化理想的文人特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