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展有思】藝術家與鄉土關懷

文/薩澧 |2024.04.03
524觀看次
字級

文/薩澧

去年八月至今年年初,位於國立台灣美術館附近的畫廊──豐藝館,推出「生命的風景:席德進紀念展」,展出席德進晚年的水彩及水墨畫作,題材遍及台灣各地的花卉、傳統建築、自然風景,包括瑞濱海岸、淡水彩霞、九九峰、日月潭等,呈顯出他對這片土地的關懷。

而席德進這樣的關懷,從他早年的創作也可以觀察到。例如,席德進在一九五六年的油彩作品〈賣鵝者〉中,以磚牆營造市場背景,他對這幅畫中的人物臉部及衣著有許多細緻的刻畫:賣鵝男子頭戴紳士帽,身穿素樸的開襟衣,他捲起褲管、打著赤腳,蹲坐在牆邊,蜷曲的腿邊擺著竹籃,竹籃中有一隻鵝。男子的臉部肌膚已被晒得黝黑,他皺著眉、顴骨凸出、兩腮凹陷,人中及下巴留著不太整齊的短鬚,神情似乎顯得有些疲倦,但又努力睜著眼的模樣,展現小販的堅毅、辛勤與等待中的焦慮。這幅畫也在一九五七年獲選為第四屆巴西聖保羅雙年展的參展作品。

席德進曾在〈我的藝術與台灣〉文中寫道:「我的畫,從我早期開始直到今天,始終有個不變的基調;那就是以台灣這地方的景物,作我表現的素材。我在台灣的時間,已與我在家鄉四川居留的時間相等,但是我繪畫的生涯──從孕育、發展到創作,卻全是台灣給我的因素造成。」他的創作生涯恰好經歷過台灣美術在七○年代的「鄉土運動」時期,然而從〈賣鵝者〉創作的時點看來,似乎從一九五○年代就可觀察到他對鄉土的關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