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民俗台灣(20-5) 市集飲食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4.03.22
599觀看次
字級
台北艋舺的台灣人市場 1931年,台北艋舺的台灣人市場,露天攤販架起遮陽遮雨的大棚傘,此路邊攤販是台灣特有的飲食文化。日本文獻形容台灣人的市集除了飲食之外,還會夾雜著呼賣以及二胡、月琴的彈奏聲。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寺廟前的露天攤位 1908年,台南寺廟前的露天攤位。這是台灣的傳統食攤,不過照片中用以遮擋太陽的帆布棚架,是日本時代引進的。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街邊販賣傳統小吃炸煎餅 1915年,台南街邊販賣的炸煎餅,將麵粉、白蘿蔔、蔥、豬肉、蝦子等以水混在一起,用平鍋來煎,成為台灣美味的小吃。這種道地的台灣美食擁有悠久的歷史,台灣各城市街邊均可見,受到基層百姓的喜愛。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民俗台灣1895-1945》 定價3800元,讀友優惠價2500元 有興趣的讀者請洽購新世語文化02-23684364 shu4364@ms62.hinet.net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台北永樂町的台灣人市集 1915年,台北市大稻埕永樂町的台灣人市集,除了露天飲食攤販外,還有販賣衣服、食品百貨、器具、古董等,常可聽見叫賣的吆喝聲。清朝時期即是非常熱鬧的台灣人聚居地,日本殖民時代直至光復以後,一直維持大致相同的市場型態。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台北太平町的台灣人市場 1915年,台北市太平町台灣人市場,主要以販賣生鮮水果為主,包括台灣主要的水果如柑橘、龍眼和文旦等。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台南永樂町的台灣人市場 1930年,台南永樂町台灣人市場。此處為純台灣人的市場,清朝時期即已存在,有餐廳、金飾店、藥房、服裝店、打鐵店等,日本文獻形容此市場「狹窄、陰暗、不衛生」,同時「充斥著賭博和吸食鴉片的惡習」。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兩名男子抽著水菸筒 1930年,兩名男子抽著水菸筒。水菸是中國傳統的吸菸方式,可以用水菸抽鴉片、大麻、菸葉等,流行於明代末年,盛行於清代與民國時期。台灣人也抽水菸,水菸壺主要有竹管形和金屬鶴形兩種。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街邊削賣甘蔗的小販 1915年,路邊削賣甘蔗的生意。台灣甘蔗紅皮多汁,街頭經常有流動小販,拿著甘蔗刀當場削皮,給客人直接啃。這種路邊削甘蔗的小買賣,清代即已存在,歷史非常悠久,屬於台灣民俗飲食文化特色之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台北艋舺的台灣人市場

1931年,台北艋舺的台灣人市場,露天攤販架起遮陽遮雨的大棚傘,此路邊攤販是台灣特有的飲食文化。日本文獻形容台灣人的市集除了飲食之外,還會夾雜著呼賣以及二胡、月琴的彈奏聲。



台北太平町的台灣人市場

1915年,台北市太平町台灣人市場,主要以販賣生鮮水果為主,包括台灣主要的水果如柑橘、龍眼和文旦等。



寺廟前的露天攤位

1908年,台南寺廟前的露天攤位。這是台灣的傳統食攤,不過照片中用以遮擋太陽的帆布棚架,是日本時代引進的。



台北永樂町的台灣人市集

1915年,台北市大稻埕永樂町的台灣人市集,除了露天飲食攤販外,還有販賣衣服、食品百貨、器具、古董等,常可聽見叫賣的吆喝聲。清朝時期即是非常熱鬧的台灣人聚居地,日本殖民時代直至光復以後,一直維持大致相同的市場型態。



台南永樂町的台灣人市場

1930年,台南永樂町台灣人市場。此處為純台灣人的市場,清朝時期即已存在,有餐廳、金飾店、藥房、服裝店、打鐵店等,日本文獻形容此市場「狹窄、陰暗、不衛生」,同時「充斥著賭博和吸食鴉片的惡習」。



街邊削賣甘蔗的小販

1915年,路邊削賣甘蔗的生意。台灣甘蔗紅皮多汁,街頭經常有流動小販,拿著甘蔗刀當場削皮,給客人直接啃。這種路邊削甘蔗的小買賣,清代即已存在,歷史非常悠久,屬於台灣民俗飲食文化特色之一。



兩名男子抽著水菸筒

1930年,兩名男子抽著水菸筒。水菸是中國傳統的吸菸方式,可以用水菸抽鴉片、大麻、菸葉等,流行於明代末年,盛行於清代與民國時期。台灣人也抽水菸,水菸壺主要有竹管形和金屬鶴形兩種。



街邊販賣傳統小吃炸煎餅

1915年,台南街邊販賣的炸煎餅,將麵粉、白蘿蔔、蔥、豬肉、蝦子等以水混在一起,用平鍋來煎,成為台灣美味的小吃。這種道地的台灣美食擁有悠久的歷史,台灣各城市街邊均可見,受到基層百姓的喜愛。



《民俗台灣1895-1945》

定價3800元,讀友優惠價2500元

有興趣的讀者請洽購新世語文化02-23684364

shu4364@ms62.hinet.net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