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清廉多有父子兵

文/齊夫 |2024.01.02
185觀看次
字級

文/齊夫

血比水濃,父子兄弟打斷骨頭連著筋,所以民間有「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之說。古往今來,那些清正廉潔的官員裡也多有「父子兵」,父清子廉、父端子正,頗有不少佳話流傳。

西晉官員胡質一向清廉,官聲甚佳,深得民眾擁戴。他的兒子胡威千里迢迢來看望父親,臨走時,胡質送兒子絹一匹,以為回程盤纏。胡威問道:父親一向清白,此絹何來?我不敢受。胡質讓他放心,「此吾俸祿之餘,故以為汝糧耳。」胡威這才接受。

有這樣一個懂事明理的兒子,胡質更堅定要做個清官。不出意外,多年後,胡威也成了一位清白如水、一塵不染的官員,成了著名的父子清官。

包公的父親包令儀,擔任過朝廷虞部員外郎,掌管冶煉、茶、鹽的生產,那是一個讓人眼紅的肥缺,往往一任下來輕輕鬆鬆就成了富翁。但包令儀治家很嚴,始終兩袖清風,離任時就是幾件簡單行李。生在這樣的家庭裡,耳濡目染,又有父親的言傳身教,包拯後來成為著名的清官,也就沒什麼好奇怪了。

包拯不僅自己官清似水,還留下家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其後人入仕者個個牢記家訓,皆為清官。

楊萬里,南宋文學家,曾任職多個官職,皆能守廉持正、勤政愛民,告老還鄉時,自家老屋僅能稍避風雨,詩人徐璣讚歎「清得門如水」,可謂廉吏典範。其長子楊長孺、次子楊次公均在朝為官,楊萬里以「厲之以志,勸之以正,示之以儉,貽之以言」,教導兒子要清廉方正、不貪不撈。楊長孺在今廣東地區任職時因廉潔奉公,深受百姓愛戴,還曾被皇帝讚為「不要錢的好官」。

清朝政治家、首席軍機大臣劉統勳,也是個有名的清官,為政四十餘年清廉正直,不貪分毫、不徇私情,且功勳卓著。他去世後,乾隆皇帝親往弔唁,到劉統勳家門前時,發現門楣窄小、家居簡樸,為之感動流淚,親自作輓聯和懷念詩,嘆曰「真宰相也」。

有其父必有其子,其兒劉墉得其真傳,一生為官五十載,官至體仁閣大學士,雖身居高位,卻衣著儉樸、居處簡陋,與常人無異。他因為博學多識、精於文墨,清廉自律且精明能幹,深得皇帝信任,成為大清要臣。

像這樣的清廉父子兵,史上多有記載,今天也不乏其例。《曾子‧制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正是因為良好家風的熏陶感染,父輩模範的言傳身教,才使下一代有樣學樣,見賢思齊。清廉父子兵,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反之,自然也有貪賄父子兵。

像明代大貪官嚴嵩父子,賣官鬻職、搜括民財,瘋狂聚斂且作惡多端。最後,嚴嵩被罷官抄家,貧病身亡,兒子嚴世蕃被斬於京師,父子貪官一起去了陰曹地府,也算是惡有惡報,天道好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