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雜談】 太史素齋話因緣

文/南鵲 |2023.04.27
821觀看次
字級

文/南鵲

說起清末民初廣府飲食景觀,少不了江門太史第。江氏憑販茶積攢巨富,至江孔殷,正趕上科舉制度尾聲,於光緒二十九年得中進士,隔年入翰林院為庶吉士,故有「太史」美稱。其後,捐官江蘇候補道,以鄉紳之姿遍交八方。

據《廣東文獻》所刊〈江霞公太史軼事〉:「不特廣東各界人士認識他,即外省知名人士,與他亦多相識。民國初年到北京,覲見過袁世凱,晚年與蔣公更多往還,友邦人士聞其名而踵門領教,與訂交者,不計其數。」

江孔殷多妻妾,亦多子女。一女嫁為汪精衛姪繼室。第九子江譽題成婚,孫中山先生致贈南京織錦祝賀,又有客題句紀慶:「太史門庭車馬盛,彩輿簫管入堂來。」車水馬龍,既描寫婚禮賓客繁多,同時側面反映江太史交遊之廣和太史第平日之氣象。

一般饕客最津津樂道江府美食,然除葷腥之外,別具茹素妙饌。就如同紅樓賈府極盡羶奢,卻也上上下下都愛吃劉姥姥送來的菜乾。甚至,相較於著名的「茄鯗」以繁複葷料與工序將茄子折騰得不像茄子,醃漬過的菜根那種理直氣壯的鹹甘,正可讓受百味所迷的昏沉口舌驚豔於久違的食材本味。

太史第後人江獻珠女士記敘了好幾道家常素菜。如「炒素鬆」,夏季用豆角、玉米、青紅椒,搭配菜脯、冬菇丁、榨菜丁或梅菜丁,冬季改以冬筍、荷蘭豆為主,紅蘿蔔、馬蹄丁為輔。最討江太史歡心的「腐皮卷」,取乾草菇、甜竹做餡,調味下麻油、生抽,「捲成腸粉形,以水草紮穩,放入溫油炸香,趁熱剪件上桌。」

此類素料,都不靠名貴食材或花俏技法取勝,很教人想起袁枚《隨園食單》打的比方:「譬如庸德庸行,做到家便是聖人。」若執著名相,以特定食材為尚,反淪為隨園老人諄諄告誡的「目食」、「耳餐」之流,「不知豆腐得味,遠勝燕窩。」進一步說,尤其是耳餐,無涉感官實際體察,純粹是以武斷的食材等第取代唇舌直接感受,距飲食之道更遠了。

至於宴席素齋,也非獨鍾用料清貴,更看重食材清嫩和烹飪手法細膩。如「三寶素會」,合菱角、草菇、絲瓜於一鍋。鮮嫩菱角入口,「像咬一口清甜蜜汁」。而「碌結」(nuggets),隨取材葷素不同,可以是雞塊,也可以「用薯茸做皮,包著十分細緻的菌粒餡,滾上麵包糠炸脆」。

最有意思的是「鍋炸」,又稱「戈渣」,有人說即是北京小吃「餎餷」,原以豌豆蓉製成,入了太史第後葷素交變、流轉甜鹹。想吃(蛋奶)素的、甜的,不妨拿「栗粉、蛋黃、牛奶、玫瑰糖同煮成布甸樣的糕,冷卻後切菱形塊,沾上乾粉炸脆供食」。

葛亮小說《燕食記》以飲食串起由粵至港的遷徙流離:人還是一樣的人,渡海之後各有文化繼承與衍拓。〈後記〉裡說:「新的舊的,南的北的,本土的外來的,一邊角力,一邊碰撞,一邊融合。而飲食,在這時代的磨礪中,成為了一枚切片……但是邊緣確實鋒利,甚而還帶著新鮮的血跡。」人與地割離,必定有不忍說、不堪回首的沉痛,唯溫淳的吃食總能由口及心灌注暖意。

太史第一道「璧藏珍」,便蘊含懷人、慰人的溫潤:「最後一道菜,端上,是一整只冬瓜。打開來,清香四溢,才知裡面別有乾坤。濃郁的花香之下,可見鮮蓮、松茸、雲耳、榆耳、猴頭等十味素珍,交融渾然。」葛亮筆下肴饌有所本,庖廚之人亦有所本。聚燴十珍的這位高手,原型是江門一房媳婦的貼身侍婢,江獻珠女士稱為「六婆」。

古今說部所以能在人生這塊畫布點染出彩,一大助力是歷史本就散布著出奇之人。這些人,或為得第名士,或為乍見尋常的廚工僕婢,而竟於重疊的生涯中齊集太史高門,已屬一重因緣。此後或聚或散,輾轉文本,與我之閱讀歷程疊合,何嘗不是因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