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入侵動物

文/沙賓娜 |2022.12.05
1217觀看次
字級
台灣進口的巴西龜俗稱「紅耳龜 」,因為牠最大的特色即臉頰旁有兩塊紅斑,價格便宜、繁殖力強,台灣進口紀錄是每年100萬隻。圖/維基百科

文/沙賓娜

人們對於舶來品大多是好奇的、喜愛的,也會蒐集收藏起來,不過有些人則是一旦過時或不喜愛了,就會丟棄或亂放。一般而言,這行為方式也沒什麼,然而這舶來品若是動物、生物,那麼事情可就很大條了!因為會產生對原生態、人體、經濟等等的影響,而且往往負面的作用大於正面效果。

帶來負面影響的生物舶來品有個正式名稱叫「外來入侵種」,主要是此外來的物種入境以後,自然資源受到影響和破壞,並導致巨大的社會和環境問題。也就是說,之所以會加上「入侵」二字,就是要與「外來種」區別,因為外來種不一定是有害的,例如原來一開始是生態殺手的吳郭魚,後來被研發轉化為成國內重要的養殖漁產「台灣鯛」。

外來入侵種有多可怕?舉一個來自南美洲的福壽螺危及台灣水稻生產的例子。這福壽螺原被以為可大有商機,後來被棄養是因為台灣民眾並不青睞,沒想到在淡水環境中繁殖量又大又快的福壽螺,一年可迅速傳宗接代三代,因而嚴重損害到台灣的水生稻作生產。台大農業經濟學研究所就曾推算,從1986年起福壽螺入侵到台灣25年後,所損害的農作收益以及每年投入的大筆防治經費,總體損失已逼近百億元,讓農民苦不堪言。

另外,寵物界也有被認定是外來入侵種的,在2022年完成審訂的GISD(全球入侵物種資料庫)提到,已入侵台灣的有一種野貓(品種為Felis catus),說牠們「是個值得注意的掠食者」,牠威脅到原生的鳥類與其他動物;而受歡迎的巴西龜(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也被認為與本土水生的海龜有競爭的風險;一種被野放的金魚品種Carassius auratus則是「會對水生生物族群產生不良影響」,包括增加水的濁度,捕食本地魚類以及促進藻類大量繁殖等。

隨著頻繁的旅遊交流、商貿活動,人們蓄意或無心情況下,要扭轉或消滅台灣外來入侵種已非容易的事,不過大家仍然要隨時保有不隨便引入舶來品生物的意識,而且一旦發生危害生態情況,就必須趕快通報相關單位,防患於未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