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古代的補習班

文/余遠炫 |2022.10.24
804觀看次
字級

文/余遠炫

古人讀書的目的,不是單純為了追求學問而已,最終就是希望能通過考試當官,「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雖然也有些讀書人自得其樂,但在隋唐科舉崛起後,讀書的目的性就變得愈來愈強,不管是官學還是私學,都像是補習班似的,只希望學生通過考試,有機會當上官員。

古代中央與地方都設有官學,但數量並不多。官學中的書院因為藏書多、師資好,就成為培育官員的搖籃。民間私學也有書院,這時,就要看書院能否找來優秀的老師了。通常,私人書院都會請來「致仕」(退休)官員指導學生,或者是找具有秀才資格的人擔任老師。

現代補習班有所謂的名師,古代也有,南宋時期就出了一個很厲害的「補習班名師」,叫做呂祖謙。他有一本很有名的書《東萊博議》,以《春秋左氏傳》為例,試著從一則則的歷史事件中,以不同角度加以評論,但其實呂祖謙的《東萊博議》,更像是補習班叢書。

宋朝科舉要考「策論」,考生不只要熟悉儒家經典,更要懂得時事問答,內容從水利治理到邊境外患乃至經濟問題等時事,都是考官可能會出的題目,也是宋朝政府亟需解決的問題。呂祖謙於是訓練學生,同一件事情可以從不同角度分析,呈現更豐富的觀點。這樣,就能讓考官相信考生了解國事且具有分析能力,在考場得到高分。

宋代的官營或私營的書院,除了考前猜題與考古題總複習外,也會找成績優良的「校友」回來,幫考生們預測考前重點與方向。呂祖謙成為名師的原因,主要也是因為他的考前猜題很到位。南宋大儒朱熹的兒子就對呂祖謙非常崇拜,希望能在他門下學習,考試更順利。

到了明代,因為考題局限在四書五經的範圍,還有書寫體例上的限制,必須要用八股文的方式寫作,考題也變得很古怪又刁鑽,所以書院裡的老師就著重在鍛鍊學生熟悉寫作格式、猜測考題。從這個角度來看,科舉以後的學校其實都補習班化了,真正想要讀書的人反而考不上,當不了官,清代小說《儒林外史》寫的就是科舉制度下讀書人的一把辛酸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